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动结结构通常是指一个句子中包含两个动词,其中第一个动词是行为动词或者是状态动词,第二个动词则是由第一个动词所产生的结果或影响的结果动词。该结构可以分为三类:V-V结构,V-De结构和名词-V-名词-V结构。该分类中前两项属于现代汉语范畴,也是本文的研究主题;而第三项只出现在古代汉语中,本文不涉及其研究。汉语动结结构成为研究热点的原因在于:该结构违反了Chomsky在管约论中提出的论旨准则,但该句子却是可接受的。为了合理地解释此现象,本文作者从生成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对V-V结构和V-De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发现两者可以用同一理论来阐释。本文旨在从最简方案框架下给汉语动结结构一个合理的句法解释。在分析中,作者利用vP嵌套理论来诠释该结构的生成,同时介绍了该结构中“了”的一些特征。作者认为汉语属于体标记语言,句中要出现表示体特征的汉字,如“着、了、过”,而在动结结构中只有表完成的体标记“了”出现。作者就此结构中“了”的位置和显隐性作出了解释。即:在V-V结构中,“了”可以在词尾亦可在句尾,但必须是显性存在;而在V-De结构中,“了”必须出现在句尾,在一定条件下其可隐性存在。在对V-V结构的分析中,作者采用了Chomsky的vP嵌套理论将V1看作轻动词,并且指出该动词除了具有[EPP]特征外,还具有强的使役特征,吸引V2嫁接到该位置。而句中体标记“了”的强的体特征又吸引整个V1(即V1-V2)嫁接到其位置;“了”的[EPP]特征又吸引最近的名词短语占据其指示语位置,句中名词的主格和宾格分别由体标记“了”和轻动词v来赋值,在各项特征被核查、赋值之后,该结构完成其句法生成。在V-De结构的分析中,作者同样采用vP嵌套理论将“得”看作轻动词,通过观察“得”的句法演变,本文认为“得”除了表结果意义外,还具有完成体的特征且不能和任何体标记连用,所以需要把“得”拷贝到体的位置完成投射。V-De结构中包含两个阶段的生成:补语和整个结构。文中作者将“得”后的补语看作完整的体投射,特征核查后其中的任何成分都不能移出;然后同样的方式生成整个句子。当该结构中的名词被赋值、各项特征得到核查后,该结构完成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