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是后殖民文学领域最具代表性作家之一。身为印度后裔,奈保尔生于英国前殖民地特立尼达岛,后又获取英国公民身份。他是印度高贵氏族婆罗门的后裔,却失去了印度文化的根基;他是特里尼达的文学骄傲,却不能认同这个岛国贫瘠的文化荒漠;他是英国备受推崇的移民作家,却无法摆脱置身“中心”的边缘感。挣扎于三种文化背景之中,奈保尔对后殖民地人民的文化身份问题感同身受,并通过众多作品探索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后殖民环境中寻求文化身份。让·S·菲尼的“青少年族裔身份发展三阶段模型”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模型将文化身份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浑噩的文化身份阶段,文化身份探索阶段,文化身份成就阶段。奈保尔多部作品中的人物在追寻文化身份过程中也经历了类似的三阶段,作为后殖民时代的主体,他们或从觉醒中走向“模拟”,或通过“杂糅”进入“第三空间”。《毕达沃斯先生的房子》、《效颦人》和《河湾》既是奈保尔不同写作时期的代表作,同时又叙写了前殖民地国度人民探寻文化身份的阶段性经验。第一章聚焦特立尼达殖民时期叛逆一代从浑噩文化身份中的觉醒。作为一个一无所有的婆罗门后裔、一个处于下风的入赘女婿、一个时时不安于现状却又处处力不从心的读书人,毕斯沃斯先生竭力通过对一所属于自己房子的追求,来反叛印度传统文化体系,来证明自己的独立和身份。让自己从格格不入的印度氏族群体中逃离出来,在一个充满希望和可能的新世界中安营扎寨,进而得到自己在社会中的文化归属感,成为毕斯沃斯先生短暂一生的写照。尽管毕斯沃斯诸多叛经离道的行径并未使他在文化身份上有所收获,但在他的影响下,妻子莎玛及诸多同代人从浑噩的文化身份中觉醒,这不失为毕斯沃斯先生某一层面的成功。第二章分析了伊莎贝拉岛过渡时期模仿一代的文化身份探索。身处种族众多、文化纷杂的伊莎贝拉岛,作为少数族裔的辛格面临印度传统文化根基缺失、殖民教育加固的局面时,自我文化身份遭到扭曲和肢解,处于虚无状态。在此背景之下,辛格试图通过模仿西方来形成自己的文化身份,但这种盲目的模仿只能使他成为改造过的、可辨认的他者,不能帮助他获得独立的文化身份。从深信通过模拟就可以获取真正的西方文化身份,到最终沦为更具附属意味的模拟人,辛格的模拟行径成为对西方文化的讽刺,削弱了西方殖民者极力兜售的殖民文化体系的可信度。最终,辛格通过写作的方式对自己文化身份的失败探索进行反思。第三章解读了后殖民环境下杂糅一代的文化身份成就。萨利姆的家族在数百年前移民到非洲东海岸,顽强地将印度文化在非洲大地上保留下来。尽管萨利姆在浓厚的印度穆斯林文化氤氲中长大,但他同时是西方教育的产物,西方文化对他的历史观、世界观影响巨大。历经个人命运起伏、世事动荡变迁后,在面对文化身份困惑时,萨利姆学会不断调整、定义自己和印度文化、欧洲文化的关系,成功地进入第三空间,在结合两种文化的精髓的基础之上取得了杂糅的文化身份。作为拥有三重文化背景的作家,奈保尔对殖民地人民不同时期的文化身份追寻给于了持久的关注,在自己的诸多作品中对这一主题进行了不懈探索,并在不同的写作生涯中给予了循序渐进的解决方案,为后殖民环境之下的文化身份主题讨论注入了蓬勃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