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华东地区金镇的村庄为研究单位,研究城镇化中的基层民主运行机制,即中国农村基层社会中为什么竞争性选举没有实现民主,反而在实质上把大多数村民排斥在村庄政治之外?本文用“派性政治”总结城镇化中村庄政治模式,并以此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村庄派性政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展现在村庄政治中绝大多数村民是如何一步步被排斥的。 经过近30年的实践,基层民主本身及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变,对农村社会深层次的影响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发达地区农村,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农村社会性质发生质变,严重的阶层分化及农民行动逻辑日益受到市场逻辑的影响,致使熟人社会走向半熟人社会。中国基层民主实践由国家、制度、社会共同塑造,大量研究已表明村民选举制度越来越完善,笔者主要关注被忽视的国家、社会因素,与对基层民主进行“制度主义”研究视角不同,笔者采用“社会中的制度”研究视角,关注基层民主运行机制本身。 城镇化中形成的半熟人社会是派性政治的社会基础。借鉴费孝通和梁漱溟从差序格局与伦理本位讨论熟人社会,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把半熟人社会操作化成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结构层面形成的“断裂式圈层结构”,其表现在阶层化和圈子化两方面,这使得原来熟悉的、相对同质化的村庄熟人社会走向半熟人社会;二是农民行动逻辑的“半伦理半市场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市场逻辑越来越影响农民行动,但农民行动的伦理性并没有消失。 村庄富人积极参与竞选是派性政治的起点。村庄富人因其对土地及土地增值收益的迫切期望,和其“家庭工厂”的先天不足等特性,很希望担任村干部,他们利用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关系网,在半熟人社会中竞选成功。 派性政治在村庄竞选中初步形成。村庄富人通过选举中的组团、拉票、贿选等三个环节,及“竞选人-拉票人-支持人”和“竞选人-中间人”两个动员机制,实现了半熟人社会中的选举动员。在竞选中,不同阶层和不同处境的人分别在选举中,扮演派性领导人、组团竞选人、拉票人、跑腿人、支持人、中间人等不同角色。 派性化治理是派性政治的深化。村庄竞选形成的两个以利益高度组织起来的、具有严格等级结构的、一强一弱的私利集团,把村庄治理变成了派性分肥、派性斗争、派性动员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基层干部也被卷进村庄派性斗争。 派性上访是派性政治的极端化。竞争性选举和派性化治理把大多数村民排斥在外,并且掌权派和镇干部形成了新型利益共同体,所以被排斥的中下层人试图通过上访突破镇村干部利益共同体,来争取自身的利益并讨个说法。然而被排斥的中下层中的极端上访者,却成了派性双方利用的对象,他们成为派性斗争中的“跑腿人”,其结果本质上是强化了村庄派性化的利益分配机制。 半熟人社会中的竞选并没有实现民主,而是形成了基于私人利益的派性政治。派性政治不仅仅是利益化,更重要的是派性化,是以派性的方式组织起来垄断村庄利益的分配,这本质上是由半熟人社会性质决定的。派性政治在选举、村庄治理、上访中不断的强化,也不断地把一般村民排斥在村庄政治和村庄利益分配之外。所以在阶层分化严重的村庄社会仅仅通过竞选是不能实现民主的。为了完善基层民主,需要找回国家本来应该扮演的角色,以纠正基层党政越位和缺位的现状,不能完全放任村庄经济精英对绝大多数村民的压制,和对基层政府干部的腐蚀,并与他们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排斥绝大多数的村民。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基层政府、村庄上层、村庄中下层等各方应保持动态的平衡,以共同塑造更完善的中国农村基层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