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祭祀是中国古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无论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在君主的统治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内容。学界对于中国古代祭祀制度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历史学或民俗学的角度,从法学角度的研究尚属鲜见。本文尝试从礼与法两个方面来研究分析祭祀制度,以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为研究背景,以集古代国家礼典与国家律典之大成的《大清通礼》与《大清律例》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与论证中国古代礼与法对祭祀制度的规制。文章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祭祀制度概述。主要阐述祭祀的起源、祭祀的形式等内容。关于祭祀制度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哪一种说法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且由于史料的匮乏,至今也没有确定祭祀到底是起源于什么。而且祭祀的主要内容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第二部分,礼对祭祀制度的规范。文章借助对《大清通礼》的分析来研究礼对祭祀的具体规制,鉴于《大清通礼》中有关祭祀的种类繁多,所以本部分主要是以祭祀的规模作为总体的分类。在大祀、中祀、群祀的分类中均列举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祭祀活动,来分析对祭祀制度的详细规制。在本部分的最后,又借助《清史稿》对祭祀活动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补充,进一步的细化了礼对祭祀制度的规制,使礼对祭祀制度的规范更趋于完整。第三部分,法对祭祀制度的保护。主要是以《大清律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祭祀制度的保护。《大清律例》与《大清通礼》不同,它是以消极的手段来规制祭祀。在《大清律例》中,有近22条律文与祭祀制度有关,这22条律文对祭祀制度不同的方面进行规制,其中包括违反祭祀所用的牺牲及其他物品、违反祭祀礼仪、违反祭祀场所和其他一些违反祭祀制度的行为。同时也对《大清律例》中针对违反律文内容按照其责任主体或保护力度进行了分类研究。除此之外,文章还将唐代著名的法典《唐律疏议》中对祭祀的规制与《大清律例》相比较,来分析有关祭祀制度的规制形式及量刑幅度。第四部分,祭祀礼法的综合性分析与评价。通过《大清通礼》与《大清律例》中对祭祀制度的比较性分析,来明确法对礼的保护,同时也明确了礼与法虽然对祭祀制度的规定方式不同,但是本质目的是一致的。文章最后对祭祀制度的作用予以了肯定的评价,明确了祭祀制度不仅在古代社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现代社会仍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同时也揭示祭祀制度在几千年的人类进步中不但没有被淹没反而越来越受重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