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因其发病率高、起病隐匿、发展迅速,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其病因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临床特征为蛋白尿、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晚期则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西医的治疗局限无法逆转DN的结局,使之成为全世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而中医药治疗DN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临床生化指标、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我国众多优秀的名中医,运用传统的中医中药在辨治DN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研究通过提炼名中医对DN的诊治规律,总结DN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特点,形成临床上针对DN“脾肾气阴两虚血瘀”及“脾肾阳虚,水湿瘀阻”两大证型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而提升DN的临床诊治水平,延缓肾脏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的总结当代名中医临床诊治DN的经验,探讨DN的病因病机及辨治规律,形成针对DN“脾肾气阴两虚血瘀”及“脾肾阳虚,水湿瘀阻”两大证型的中医治疗方案,进行临床疗效观察,进一步证实中医中药干预的有效性。方法筛选30位当代治疗DN有显著疗效的中医名家,检索以各医家对DN诊治经验为主题的文献、著作130篇,对证候分型及用药进行聚类、频数分析,探求DN常见证候及遣方用药特点,进而总结出DN“脾肾气阴两虚血瘀”及“脾肾阳虚,水湿瘀阻”两大证型及两个方剂(参芪地黄汤、仙芪地黄汤)分别辨证加减,对2012年9月-2014年4月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进行为期4个月的疗效观察,通过对中医症状、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的自身前后对比,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DN的病因主要是消渴日久,失治误治,肾元亏虚及饮食、情志、房劳失宜所致,病机以虚实夹杂为主;气阴两虚血瘀,脾肾两虚血瘀,脾肾阳虚、水湿瘀阻为DN的常见证候。采用的论治方法归纳为辨证论治、分期论治和辨病论治3种;治法可分为调理气血阴阳(益气养血温阳滋阴)、补益脏腑(健脾补肾养肝)、活血化瘀通络、祛痰化浊、利水祛湿、清热、解毒、平肝息风8种;130篇文献中所用药物共计255味,使用频次前8味的药物是茯苓、黄芪、山药、山茱萸、白术、泽泻、丹参、生地黄,药物类别位居前4位的是补虚药(34.79%)、利水渗湿药(13.54%)、清热药(12.26%)、活血化瘀药(9.22%)。2.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均在60%以上,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等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1.DN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致病,正气虚损、邪实壅结为主要病机。治则治法上多数医家均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结合临床常见证候,总结出扶正固本、活血利水、祛湿泄浊综合运用为最常用治法。DN最常用的药物是茯苓、黄芪等,分属利水渗湿药、补虚药等,归纳出“脾肾气阴两虚血瘀”、“脾肾阳虚,水湿瘀阻”两大证型的参芪地黄汤、仙芪地黄汤两个方剂进行临床辨证加减应用。2.通过临床观察对比,治疗后两组血糖、肾功及24h尿蛋白定量较前明显下降,提示治疗能显著改善肾功,减少尿蛋白;研究发现,两组的治疗方剂均为六味地黄汤化裁而来,用药上诸多有补益脾肾之效,证实针对DN治疗注重加强补益脾肾之理念;而对于两组均出现的肢体麻木、下肢浮肿等血瘀证表现,尤宜加强活血化瘀之力。辨证加减应用此两个方剂治疗DN疗效确切,不仅可以调控血糖,还能有效的保护肾脏,延缓肾脏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