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21世纪,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既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又使我们面临着挑战。为了在新世纪中夺取经济、科技等竞争的主动权,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此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而在教育改革中,课程的改革尤为关键。 建国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根据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经历了一系列的修改与调整。到20世纪九十年代,国家颁布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将“活动”与“学科”并列纳入了学校课程体系之中。而后,又规定中小学课程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进入21世纪,国家又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出调整,“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新的课程形态进入了学校课程体系。由此可见,我国对活动课程给予了高度重视。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卢梭的时代,但真正设立并运用活动课程的,是19世纪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而且直到今天,活动课程仍然是美国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活动课程理论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时间不长,但却一直是教育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大课题。无论是“课外活动”还是“活动课”、“活动类课程”,在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它们的实施是否有效。而作为一种崭新课程形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把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教师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教育中,在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对于传递和发扬人类文化、思想以及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但就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两种内容、形式、特点各不相同的课程形态来说,教师在它们实施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有所不同的。本文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教师的角色更为具体,主要有:“导演”、“学习者”、“艺术家”等几种。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有效与否,与教师能否真正理解这几种角色的含义,并且扮演好它们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与生活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被降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经验,教师就必须达到更高的要求。本文认为,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具有崭新的课程观、学生观和活动内容观;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动手及协调能力。 另外,本文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中,教师的指导贯穿于课程的导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以及课程成果的迁移这一全过程。教师要想使课程有效的实施,就必须充分地认识课程导入的目的和作用;正确地运用导入的方式方法;充分认识课程成果迁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真正促进学生在课程中所获成果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