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磁法勘探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进入了高精度测量、定量化处理数据反演的新阶段,强磁性岩(矿)体的剩余磁化现象及其影响已经到了不能忽视的地步。在剩磁较强的工区中采集的野外磁测数据包含了显著的剩磁效应,不仅影响了总磁化强度的大小,也影响了其方向。如果在剩余磁化效应比较强的区域进行磁测工作时不考虑剩余磁化强度的影响,会对资料的处理解释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剩余磁化强度对磁测数据处理方法的影响,以期对相关的生产实践工作有一定指导和借鉴作用。首先,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对球体异常曲线进行模拟实验,研究了随着剩余磁化强度的增加,正演剖面曲线的变化情况。证实了随着剩余磁化强度的增加,曲线的畸变越来越严重,足以影响后期对资料的处理(刘鑫磊,2014a)。其次,通过正演模型模拟实验,对比了考虑剩磁和不考虑剩磁两种情况下正演平面等值线图的差异,尤其对化极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强剩磁地区使用化极方法要慎重的结论。为实测资料的解释推断提供参考。根据前期处理结果,对工区西南部高强度负异常区域进行了反演处理,分析不同反演结果的可靠性及其误差产生的原因,初步得出了地下地质体的埋深参数,为后续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了获取所研究区域的磁性分布特征,对该区域磁测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向上延拓和匹配滤波的方法获取了工区内局部场和区域场分布情况,在对磁测资料化极处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化极方法的不足,化极后异常正负值区域发生了倒转,导致了相反的产状解释结果。而像上延拓、匹配滤波、圆滑等数据处理方法,由于在计算过程中不涉及磁化倾角这一参数,所以处理结果与实际资料对比误差较小,可以认为处理结果是正确的。由此,我们推断出在强剩磁情况下,受影响最大的是总磁场强度的方向,因此一些涉及磁场方向的数据处理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