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发展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理论焦点。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现实的个人”存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第一个前提,人们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过程中生产着人自己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个人发展思想,它依据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整体特征,论述了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现实条件及其未来发展走向。从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思想内容来看,不同阶段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性质及其具体走向。由此看来,讨论个人发展的一般趋势,离不开对个人所处的现实社会条件分析。基于此,本文从历时态和共时态双重叙事向度,阐释了个人发展的一般走向。从历时态来看,个人发展经由“人的依赖”阶段到“物的依赖”阶段走向“自由个性”阶段。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其所处社会的性质;从共时态来讲,个人发展面向三重维度,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性质,决定着个人发展的实质。总体而言,个人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基础,个人发展的一般过程表现为由自在走向自为的历史过程。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思想中的个人是如何实现发展的?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依赖于以下几个分问题的详细考察。第一,何种个人?不同于以往哲学家将个人理解为抽象的孤立个人,马克思将“现实的个人”作为人类历史产生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因而,现实的个人成为理解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思想的根本切入点。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个人是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存在的人,是具有一定社会性质的个人。个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在改造外在事物过程中,建立起了个人的社会关系,并不断地加深了对自身的认识。深刻理解和把握个人应从他的社会联系和实践活动出发,而不是依赖归纳和演绎的推演方式来建构个人概念。第二,个人如何存在?现实的个人不是静止存在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当个人从事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质生产资料的那一刻起,他便在改变外在世界的过程中,改变着他所处的社会及其自身。个人生产活动的方式反映着他的生命形式和存在状况,个人的生存状态与他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个人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决定了人的存在性质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第三,个人如何发展?个人发展是由自在走向自为的历史过程。在个人发展的最初阶段,个人是依附于原始共同体自在存在的。生产的发展和生产资料的积累,使个人有了较为可以向前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个人发展意识愈发觉醒,并在物质生产和社会交往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中将理想不断变为现实。第四,个人如何走向未来?当代中国的个人是由历史而来,又不断走向未来的现实的个人存在。现代个人发展既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又有鲜明的现代性特征。现代个人既要承担传统秩序和伦理序列的责任,又要在劳动和资本中作出抉择。面对多重压力的现代个人如何塑造自由个性,仍是值得不断深入思考的永恒话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根据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思想的基本内容,通过以《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为中心文本的考察,对个人由自在走向自为发展的理论论述分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一是从总体阐释个人发展主要阶段和基本面向。即个人发展的三个阶段和三个面向。个人发展所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即“人的依赖”阶段、“物的依赖”阶段和“自由个性”阶段。依据这三个阶段及其联系从纵向角度阐述个人发展的历史变化,指出发展是个人基于生存境遇自我认识基础上,要求不断变革现实理想的内在动力。从个人发展的三个主要面向,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身关系性质的变化,既是个人发展的主要表现,又是促使个人发展的深层动因。二是对个人由自在走向自为发展的历时性进程,从共时性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角度,分析个人发展的限定、动力以及未来方向。具体而言,在“人的依赖”阶段,通过个人与自然生存共同体初步确立,以及个人与自然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实现了个人意识的初步觉醒;在“物的依赖”阶段,个人从自然中解放出来又深受物的压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由物化所遮蔽,个人对自身的认同中夹杂着疏离;在“自由个性”阶段,个人实现了自在自为的发展,个人与自然之间由超越自然而走向自由,个人与社会之间实现了个性化自我与社会化自我的现实统一,人对人来说实现了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以上三个阶段,是根据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形态”思想中个人发展的基本进程划分的,并在论述个人发展三个不同阶段不同之处,还分析了三个阶段之间的基本联系。可以视为论文的主体部分。三是当代中国个人发展的多维审视,个人发展如何面对资本和劳动的矛盾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定位,在现代中国如何培育个人精神信仰和塑造自由个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根据现代中国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即既要考虑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又要结合中国现代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