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后”语境的影响下,一些学者依托后马克思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提出了自己关于世界文学的思考。意大利籍美国学者弗兰克·莫莱蒂便是其中之一。他提出了用远距离阅读法去解决世界文学这个“问题”的主张。他认为,世界文学以十八世纪为分水岭,前者是分开的“地方文学”的镶嵌,后者是一个统一而又不平等的世界文学体系,世界文学又摇摆于二者之间。世界文学存在“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传播格式,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中心地区的强势影响。虽然莫莱蒂的出发点是为了跳出西欧研究的范围,将数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学科方法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力图获得精确和公正的结论,但其理论具有“欧洲中心主义”色彩。深入研讨莫莱蒂的世界文学理论,有助于拓宽国内世界文学理论的研究视野,也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世界文学观。本文共分五个部分来论述弗兰克·莫莱蒂的世界文学理论。绪论阐述了研究莫莱蒂世界文学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莫莱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研究存在的局限性。第二部分在介绍莫莱蒂生平的基础上,梳理了他的世界文学理论的思想来源:深受德拉-沃尔佩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借鉴沃勒斯坦、布罗代尔的世界体系与史学观,借鉴达尔文进化论中的“树”模型。因此在詹姆逊关于文学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世界文学发展的三维模式,构建出树与浪、扩散与融合的世界文学体系。第三部分是关于莫莱蒂用于解决世界文学这一“问题”的研究办法——远距离阅读法——的分析。莫莱蒂重视文类/形式和技巧,远离文本,认为可以对文学进行研究的再研究,这样的分析与综合是他对世界文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他主张远离学院派经典,要求重视世界上的更多作品。他虽然认为研究世界文学需要远距离阅读,但也认为“细读”有其合理性。第四部分是关于莫莱蒂世界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的分析。以十八世纪为界,他认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文学,文学史存在着“树”与“浪”的模型;早期小说从一致性裂变出多样,随着世界地理的逐渐联系,小说又在扩散中统一。莫莱蒂的世界文学理论的重心明显放在后者,世界文学作为一个联合而不平等的世界文学体系,这个体系中存在着中心、半边缘与边缘。小说的世界传播中,内容与主要框架不变,流变的只是形式,边缘形式和情节对中心有一定能动作用,但大都还是被动接受。第五部分是对莫莱蒂的世界文学理论的评价。他的世界文学理论奠基于前期文论,是关于世界文学的总体思考,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文学的思考代表,虽然还存在着对他以小说为例证是否合理、世界文学体系能否成立的分歧,但他的理论对中国学界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