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在所有的传统道德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自20世纪中叶以来,以孝为基础的儒家传统道德就被归入了封建糟粕的行列而备受贬斥与批判:维护等级制度、散布奴化思想、宣扬奴隶道德、培养被动型、服从型人格、抹杀个性、泯灭人性等等。在左倾思想的支配下,人们谈孝色变,于是所有的伦理学术文章、教科书无不视之为垃圾、糟粕而予以彻底的否定。经过十年文革的浩劫,传统孝道式微,甚至荡然无存。文革结束后,我们拨乱反正,部分地肯定了儒家道德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发展了,经济繁荣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由于孝悌观念的淡漠和缺乏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矛盾,却越来越引起整个社会的焦虑和关注。继承与发扬儒家孝道,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迅跑的中国,无疑具有无可比拟的意义。作为中国近邻的韩国,历史上长期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特别是儒家孝道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秩序。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韩国迅速实现了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曾经被我们视为糟粕的孝道在韩国社会中却被很好的传承下来,对韩国社会的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今韩国社会,人们对孝道的践行以及对传统的尊重,不仅让我们这个儒家孝道发源地的中国感到自惭形秽,而且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儒家孝道在韩国的本土化以及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的研究,以期使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孝道的时代价值及其负面因素,从而更好地传承儒家孝道,进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目的所在。本文采用历史的和比较的方法对儒家孝道在朝鲜半岛的本土化及其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一方面,采用历史的方法对孝的产生到儒家孝道的确立、孝道随着儒家文化传入朝鲜半岛以及在朝鲜半岛的发展、孝道在当今韩国的表现进行了考察;另一方面,采用比较的方法对儒家孝道在朝鲜半岛的本土化进行研究,主要是考察朝鲜半岛对儒家孝道的吸收以及在吸收过程中所形成的特点。本文内容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概述儒家孝道的产生、孝的扩展以及儒家孝道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实际是前提和背景介绍。首先介绍了孝与孝道的区别、孝产生的条件和过程、儒家孝道的最终确立;其次介绍了孝的扩展,孝经过二次飞跃,由最初的家庭性伦理上升为社会性伦理,再由社会性伦理上升为政治性伦理,儒家孝道伦理最终形成;最后介绍了儒家孝道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在儒家孝道传入朝鲜半岛以后,基本上被全部吸收了。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儒家孝道随儒家思想传入朝鲜半岛的过程以及儒家孝道在朝鲜半岛的发展历史。这部分主要以儒家思想传入朝鲜半岛为主线,以此来概述儒家孝道传入朝鲜半岛的过程及其在朝鲜半岛的发展。文章的第三、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儒家孝道在朝鲜半岛的本土化和韩国社会以孝道为基础的价值观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这两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首先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儒家孝道在朝鲜半岛本土化的原因: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的产生和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习惯;其次,儒家孝道在朝鲜半岛本土化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育的方式进行的:孝道教育途径的社会化、孝道教育目的的政治化、孝道教育内容的绝对化;第三,考察了儒家孝道在朝鲜半岛本土化的特点:先孝后忠和等级分明;第四,介绍了孝道在当今韩国的表现即韩国对孝道的践行,主要包括了风俗习惯与礼节、教育、赡养父母、制度政策制定等四个方面的情况。最后一部分应该是本文的精华所在,通过对儒家孝道在韩国社会派生出的以家长制为基础的家族中心主义、权威主义和爱国主义等价值观的考察,进而分析了这些传统价值观在韩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影响,包括对韩国社会的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以及其他方面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