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粉虱优势天敌刀角瓢虫低温贮藏生物学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min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是一种世界分布的重大农林害虫,为害多种经济作物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刀角瓢虫Serangium japanicum Chapin是我国南方地区烟粉虱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是粉虱类害虫的专食性瓢虫,具有捕食量大,防控时间长等优点,且生防潜力大,产业化应用前景好,但贮藏困难、货架期短是其产业化的技术瓶颈之一。本研究以刀角瓢虫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冷藏温度和不同冷藏时间对刀角瓢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筛选出刀角瓢虫成虫最适冷藏温度及冷藏时间,并且通过研究刀角瓢虫成虫在不同冷藏温度和冷藏时间处理下,热激蛋白基因Hsp70和Hsp90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温度冷藏条件下刀角瓢虫成虫的生理响应机制,明确刀角瓢虫成虫最适的低温贮藏条件。研究结果如下:1.刀角瓢虫低温贮藏温度的优化筛选刀角瓢虫成虫分别在温度为7℃、10℃、13℃、16℃和26℃,相对湿度为70±10%,全黑暗条件,低温贮藏10 d,取出后通过对存活率、产卵量、寿命、捕食量以及F1代发育历期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评价并确定刀角瓢虫成虫最适冷藏温度。结果表明:在7℃、10℃、13℃、16℃和26℃贮藏10 d后,其存活率分别为0%、68.00%、95.00%、99.00%和99.00%,16℃冷藏处理组的存活率最高,7℃冷藏处理组的最低;10℃、13℃、16℃和26℃贮藏10 d后,平均单雌产卵量分别为302.59粒、301.76粒、399.19粒和422.63粒,16℃冷藏处理组的最高;成虫对烟粉虱4龄若虫的捕食率分别为32.75%、32.40%、34.70%和31.95%,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其F1代发育历期分别为17.91 d、19.01 d、17.33 d和18.89 d;F1代卵到成虫的存活率分别为72.22%、81.74%、82.00%和94.13%,16℃冷藏处理组F1代存活率最高。通过低温冷藏后刀角瓢虫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的综合评价,刀角瓢虫成虫最适冷藏温度为16℃。2.不同贮藏温度对刀角瓢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刀角瓢虫成虫经过10℃、13℃、16℃和26℃,相对湿度为70±10%,全黑暗,低温贮藏10 d后,随着温度升高,刀角瓢虫成虫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在10℃时,刀角瓢虫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到对照组的7.06倍为最大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13℃和16℃处理组中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刀角瓢虫成虫在10℃处理下Hsp90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最高为对照组的2.33倍,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而13℃和16℃处理组Hsp9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随着温度下降,Hsp90基因相对表达量有逐渐上调的趋势。3.刀角瓢虫在最适冷藏温度下贮藏时间的优化筛选本研究在最适温度16℃,相对湿度为70±10%,全黑暗的条件下,分别将刀角瓢虫成虫冷藏10 d、15 d、20 d和25 d后,发现刀角瓢虫成虫存活率分别为99.00%、86.00%、21.50%和5.00%。在16℃冷藏10 d、15 d和20 d后,刀角瓢虫雌虫80 d平均产卵量分别为356.37粒、236.86粒和77.85粒,且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显著,在冷藏至10 d时达到最大值。刀角瓢虫成虫冷藏10 d、15 d和20 d后,其对烟粉虱4龄若虫捕食率分别34.70%、30.10%和30.25%,差异不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刀角瓢虫成虫在16℃全黑暗条件下,最长可贮藏15 d。4.不同贮藏时间对刀角瓢虫热激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刀角瓢虫成虫在16℃,相对湿度为70±10%,全黑暗的条件下分别冷藏10 d、15 d、20 d和25 d后,刀角瓢虫成虫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冷藏10 d的1.06倍、0.78倍和0.56倍。冷藏10 d和15 d的刀角瓢虫,其Hsp70基因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冷藏20 d和25 d的刀角瓢虫,其Hsp7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冷藏10 d的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刀角瓢虫成虫在长时间低温贮藏后,Hsp70基因的表达会被显著抑制,表达量降低,减弱对昆虫的保护作用。冷藏10 d、15 d、20 d、25 d后,冷藏15 d、20 d和25 d成虫的Hsp90基因分别是冷藏10 d的Hsp90基因相对表达量的0.75倍、0.82倍和0.78倍,差异不显著。说明刀角瓢虫成虫在16℃下,不同时间处理后Hsp90基因对刀角瓢虫的保护作用不大。综上所述,刀角瓢虫成虫在最佳冷藏条件为16℃下,最长可冷藏15 d。本研究可为刀角瓢虫的产业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柑橘溃疡病(Citrus bacterial canker,CBC)是由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Xac)地毯草黄单胞柑橘致病变种引起的细菌性植物病害,一些毒性基因可以通过调控分泌的胞外多糖、胞外酶、III型分泌系统分泌的效应蛋白等毒性因子来调控细菌的生物膜、运动性以及致病性等生物学功能,从而严重危害柑橘的生产。本文以菌种Xacjx-6为出发菌利用同源重组法分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食用的典型浆果类植物,高温、干旱等极端恶劣天气出现,对番茄授粉受精、果实发育等过程带来不可逆的伤害。亮氨酸拉链蛋白(Homeodomain-Leucine Zipper,HD-Zip)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器官组织形态的建成以及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方面有着一定的调控作用。在拟南芥中
拟禾本科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是水稻根部最主要的病原物之一,引起的水稻根结线虫病已经对全球特别是亚洲水稻主产区造成了极大影响,损失严重。根结线虫在寄生过程中会通过口针分泌大量效应子,通过影响植物的生长代谢、抑制植物防卫反应为自己创造一个利于寄生的环境完成生长发育。通过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等方法已获得一些效应蛋白,但对效应蛋白如何促进线虫寄生的分子机制研究
由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分泌蛋白作为一类重要的致病因子,在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前期研究中,本研究室开展了基于Shotgun技术的稻瘟菌附着胞发育过程的分泌蛋白质组研究,建立了稻瘟菌分泌蛋白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该数据库中选取钒氯代过氧化物酶(Vanadium chloroperoxidase),对其基因(Mo
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nocepacia)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体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体后,会感染囊肿性纤维化,慢性肉芽肿等。因此以新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作为模式菌,从基因及分子层面解析微生物致病机理,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环二鸟苷酸(Bis-(3′-5′)cyclic diguanylic acid,c-di-GMP)是细菌所特有的一类核酸类第二信使,参与并调节细菌多种生物学
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炭疽病是芒果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文测定了20152018年间采集自不同地区的芒果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EC50,分析其对咪鲜胺的抗药性发生情况,测定并分析了野生型与抗性突变体的CYP51基因序列,以及在药剂胁迫下两者甾醇生物合成情况、代谢物差异和细胞膜完整性等生理指标。结果如下:1.通过测定敏感群体223株芒果炭疽病菌
柑橘溃疡病是由黄单胞杆菌属柑橘溃疡病菌Xac(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引起的一种检疫性细菌病害,对世界上的柑橘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目前人们对Xac致病机制的认识仍不够清楚。Pho P/Pho Q为双组分调控系统,在一些病原菌中对毒力的调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Xac中仍然知之甚少。本研究在Xac中,探讨了Pho P/Pho Q双组分调控系统对病原菌环境适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作为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很快成熟衰老和品质劣变,易受到生物或非生物胁迫影响,货架期短,不易贮运保鲜。钙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果实采后生理病害和延缓果实衰老并且钙作为一种重要的第二信使,在园艺产品的采后保鲜、调节生理功能等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番木瓜(‘华农2号’和‘华农1号’)为试验材料,筛选了合适的钙处理方法,系
蚂蚁与半翅目排蜜昆虫的互惠关系是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物种间关系,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得以维持的重要机制。为研究共生菌在调控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与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互惠关系中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红火蚁-扶桑绵粉蚧在共生条件下天敌胁迫时扶桑绵粉蚧共生微生物的变化;分离纯化粉蚧体内和蜜露中可培养微生物种类;鉴定了扶桑绵粉
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条件致病的革兰氏阴性菌,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以感染动植物及人类。在人的免疫力低下时容易被感染,容易引起慢性或急性疾病,同时绿脓杆菌提高囊性纤维化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其内在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和获得性抗药性,药物治疗已经越来越难治愈其引起的疾病。绿脓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主要造成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