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栽培刺芹侧耳种族群(Pleurotus eryngii species-complex)遗传多样性及鉴定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inc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芹侧耳种族群(Pleurotuseryngiispecies-complex)是侧耳属(Pleurotus)中群体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物种群体,是我国重要栽培食用蕈菌。但是,由于栽培类群的分类学、遗传学、基本性状等基础研究的缺乏,种质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应用等都面临困扰。 本研究收集了我国栽培刺芹侧耳种族群(P.eryngiispecies-complex)的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var.eryngii)、阿魏菇(Pleurotuseryngiivar.ferulae)和白阿魏菇(Pleurotuseryngiivar.nebrodensis)三大类群的40个生产菌株,将性亲和试验、rDNA的ITS序列分析、栽培试验、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与酯酶同工酶、RAPD、rDNA的IGS1和IGS2区域的限制性片断多样性(RFLP)分析相结合,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菌株鉴定方法研究。 本研究目的在于:(1)明确我国栽培刺芹侧耳种族群(P.eryngiispecies-complex)的居群种类及其亲缘关系,为育种技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2)明确不同类群内栽培菌株的遗传学差异;(3)评价菌株鉴定方法的可靠性和方法间的相关性;(4)探讨食用蕈菌种质资源和新品种保护的分子技术及其准确性,为食用蕈菌菌株的DNA指纹鉴定奠定技术和方法基础;(5)为我国新疆“阿魏菇”特有种质白灵菇(白阿魏菇,Pleurotusnebrodensis)种质资源及其品种权保护提供较系统的技术和方法。 本项研究表明,我国栽培的刺芹侧耳种族群(P.eryngiispecies-complex)的三大类群实际上不是单一物种,而是两个物种,将白灵菇(白阿魏菇,Pleurotusnebrodensis)从刺芹侧耳种族群(P.eryngiispecies-complex)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物种;杏鲍菇(P.eryngiivar.eryngii)与阿魏菇(P.eryngiivar.ferulae)性亲和,ITS序列完全相同,为变种水平的差异。 我国栽培的杏鲍菇(P.eryngiivar.eryngii)和白灵菇(白阿魏菇P.nebrodensis)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种多样性表现在子实体形态、体细胞亲和性、生理特征、酯酶同工酶谱、RAPD图谱、rDNA的IGS区域DNA序列等各层面。中国栽培的杏鲍菇(P.eryngiivar.eryngii)被鉴定为8个菌株,白灵菇(白阿魏菇,P.nebrodensis)为4个菌株。聚类分析表明,杏鲍菇(P.eryngiivar.eryngii)、阿魏菇(P.eryngiivar.ferulae)、白灵菇(白阿魏菇,P.nebrodensis)之间的相似性系数为75~92%,杏鲍菇(P.eryngiivar.eryngii)类群内菌株间的相似性系数在79~92%,白灵菇(白阿魏菇,P.nebrodensis)类群内菌株间的相似性系数在88~99%。 供试材料rDNA的IGS1区域较保守,不适于作为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菌株鉴定;IGS2区域较长,大大超出真菌的2~4.5kb的报道,且较活跃,多态性丰富,可以表现居群间差异的各个水平。IGS2是杏鲍菇(P.eryngiivar.eryngii)和白阿魏菇(P.nebrodensis)类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菌株鉴定的有效rDNA片段,IGS2-RFLP图谱可以成为杏鲍菇(P.eryngiivar.eryngii)和白灵菇(白阿魏菇P.nebrodensis)菌株的分子指纹身份证,应用于种质资源和品种权的保护。
其他文献
进入“十二五”规划,发展县域农业经济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化是当前和今后时期我国县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其关键在于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主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主导产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 CFTR)蛋白是一种氯离子通道,属于ATP结合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 ABC)大家族的成员。CFTR主要功能是进行Cl-的跨上皮运输,同时也能调节细胞膜上其它离子通道的功能。由CFTR基因突变导致在白种人中广泛存在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马铃薯薯块受到损伤使自身所含的多酚氧化酶与酚类物质的空间隔离被打破,多酚氧化酶在空气中氧分子的作用下催化酚类物质为苯醌类物质,苯醌类物质稳定性较差,容易在不依赖酶的作用下,自身聚合后与体内的亲和性氨基酸等发生作用生成褐色、黑色物质,严重影响了马铃薯在加工过程中的品质。目前,应用于植物中基因沉默的最新策略是体外将目的基因反向重复连接到内含子两端,转入植物基因组中,转录后产生自我互补的双链RNA,诱导
背景: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是最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大脑和脊髓中分布广泛。在生理条件下,GABA由神经元内的谷氨酸脱羧酶(GAD)催化谷氨
本研究中,从贵州省荔波县采集到5个绿臭蛙个体,并从其皮肤cDNA文库中克隆到28条cDNA序列,编码属于14个家族的属于14个家族的17种生物活性肽,仅Brevinin-1-Omar5在此前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