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A)是肝外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治疗的需要,许多患者在术前需要行减黄处理。目前术前减黄的主要方式有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PTCD)、内镜下放置胆道内支架引流(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和内镜下放置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每种术前减黄方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本研究对比分析Ⅲ-Ⅳ型HCA患者PTCD、ERBD和ENBD三种术前减黄方式的减黄效果、减黄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减黄后手术患者的相关情况,探讨何种术前减黄方式更合适。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06月至2016年10月术前影像学和术后病理证实为Ⅲ型和Ⅳ型HCA患者共70例,根据术前减黄方式的不同分为PTCD组、ERBD组和ENBD组。观察减黄前后TBIL、AST、ALT、Alb、ALP、GGT、PT等指标的变化并详细记录,观察减黄期间有无胆道感染、胰腺炎、电解质紊乱、腹痛等并发症的发生。减黄后2周内TBIL下降幅度≥50%且术前评估达到手术标准患者进一步行手术治疗,统计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肝十二指肠韧带水肿情况和住院时间,收集整理后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减黄前相比,减黄后总体及各组TBIL、AST、ALT、ALP、GGT水平均明显下降,减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b和PT水平减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各组减黄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PTCD组35%(7/20)、ERBD组33.3%(8/24)和ENBD组26.9%(7/26)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0)。对比各组减黄期间胆道感染的发生率,PTCD组5%(1/20)、ERBD组16.7%(4/24)、ENBD组7.7%(2/26),ERBD组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在三组中最高,但三组间胆道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1)。对比各组减黄期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PTCD组25%(5/20)、ERBD组4.2%(1/24)、ENBD组15.4%(4/26),且PTCD组有2例患者术前减黄期间发生了较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但三组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3)。对比各组减黄期间腹痛的发生率,PTCD组15%(3/20)、ERBD组8.3%(2/24)、ENBD组3.8%(1/26),但三组间腹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减黄期间ERBD组和ENBD组均有胰腺炎发生,但PTCD组并未发生上述并发症,三组间胰腺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0)。减黄2周并经术前评估后PTCD组、ERBD组和ENBD组各有14例、17例和17例患者可以进一步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减黄后可行手术患者的比率三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906)。三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RBD手术组和ENBD手术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要高于PTCD组。在手术过程中发现ERBD手术组和ENBD手术组各有2例和1例患者出现肝十二指肠韧带水肿,肝十二指肠韧带水肿会增加手术难度。三组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比较接近,三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术前减黄方式均能达到预期的减黄目的,对于行术前减黄的Ⅲ-Ⅳ型HCA患者可首选PTCD,但对于合并有电解质紊乱的Ⅲ-Ⅳ型HCA患者为了避免电解质紊乱的进一步加重可考虑采用ER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