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型H1N1流感最初发现于2009年3月,在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的病原体为新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在药物治疗方面,达菲是世界卫生组织指定的治疗此次新型的甲型流感的有效药物,但是,在许多发达国家,许多患者已经对抗甲流的有效药物达菲产生了耐药性,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需要建立H1N1病原实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病毒的病原特性、发病机理、药物筛选、疫苗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研究基础。我们首先对2009年流行的A/California/7/2009和A/California/4/2009进行了病毒感染力的比较,从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结果确定,A/California/7/2009比A/California/4/2009有更高的感染复制能力,因此,我们选择A/California/7/2009作为建立甲流感染动物模型的病毒株。小鼠的呼吸道解剖结构与人比较相似,易感染流感病毒。小鼠气管和肺组织中兼有唾液酸a-2,3半乳糖苷受体和唾液酸a-2,6半乳糖苷受体,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这两种受体都具有亲和性,而且小鼠遗传背景均一,个体差异小,试验结果精确可靠。因此我们选用BALB/c小鼠作为动物模型。通过第一部分的实验可以证实,甲型流感病毒株A/California/7/2009可以直接感染BALB/c小鼠,不需要在小鼠肺脏上多次传代适应。以滴鼻方式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第3天小鼠出现体重下降,竖毛,精神萎靡的现象,第4天开始有死亡,感染后的小鼠8天内死亡率100%。解剖小鼠,发现肺组织肺间质增宽炎细胞浸润,间质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水肿液及炎细胞渗出;细支气管粘膜脱落坏死,以重度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为主要表现。甲型流感病毒可以在体内多组织脏器中检测到。感染后的小鼠在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方面的检测结果都证明BALB/c小鼠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动物模型是成立的,这为研究有效的抗流感药物以及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建立了评价平台。根据文献报道,许多中药对季节性流感在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消除炎症方面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以往的流感中,板蓝根都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在甲型H1N1流感的治疗方面的作用并不明确。本实验选择了板蓝根这种药物,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作为药物评价模型,从抗病毒和消除炎症两方面来研究该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实验结果显示板蓝根可明显延长甲型H1N1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数,提高存活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解剖小鼠,可见板蓝根组肺脏病变范围较模型组小,对甲型H1N1病毒感染所致肺部病变具有减轻作用,说明板蓝根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从小鼠的肺组织病毒载量来看,板蓝根组与模型组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板蓝根抗病毒的作用不明显,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免疫来起到抗流感的作用,其抗甲流病毒的机制我们正在进一步的实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