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丽莎白·毕晓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是二十世纪美国当代诗坛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1949年至1950年美国桂冠诗人,美国文学和艺术学院院士,曾获普利策奖和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毕晓普清新鲜润而不失神秘深刻的诗歌受到诗评界的青睐,评论家们公认她的诗歌避免了自我迷恋和浮泛的抒情,而是力求深入客观事实,揭示生存和生命的深刻意义。本文依据布雷顿的超现实主义理论,通过对毕晓普诗歌及部分散文的文本细读,分别从主题、意象和技巧三个方面探寻毕晓普诗歌中的超现实主义特征,同时追溯了诗人诗作中呈现出超现实主义特征的根源。依据布雷顿的超现实主义理论,超现实主义者崇尚梦幻和无意识,认为梦幻是一种认识不受外界影响的绝对自我的方式。作为超现实的范畴和被压抑世界的象征,梦幻可用来“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长于将内心外化”是诗人玛丽安·摩尔对毕晓普的评价。毕晓普善于描写梦幻与想象及内心世界,喜欢以“梦幻般游弋的方式”进行写作,常常被在“意识”与“无意识”、清醒与沉睡之间发生的事情所吸引。她的构思也常常在非清醒状态下形成,因此她的许多诗作呈现出幻想与现实边界模糊的特质。就连一些诗歌的标题也彰显出诗人对半梦半醒状态的偏爱,如《站立睡着》、《失眠》、《睡在天花板上》等。诗人在作品中时常试图探索梦与潜意识及理性的相互影响,因而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超现实主义特征。在诗歌的表现形式上,毕晓普也呈现出超现实主义艺术对诗人的影响。作为一个绘画艺术爱好者,毕晓普在诗歌中不自觉的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技巧:拓印、拼贴和位移。通过对意象的拓印、拼贴或位移,展现出诗人对事物独特的视角和理解。毕晓普的这种写作方式很大程度上缘自于她童年的经历以及成年后飘忽不定的流放生活。生活的遭遇使得毕肖普的诗作一直弥漫着“渴望”与“缺失”的情绪,渴望回到永远无法存在的儿提时代稳定的居所,渴望得到常常无法得到的安息地。因此,诗人采用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笔触,使无法言说的欲望的痛苦得以表露,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达成相对的平衡与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