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山区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受自然和社会双重制约,贫困落后状况没有得到很大改观。我国山区资源丰富,并且很有价值,如森林资源对净化空气、吸收温室气体、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以及存储生物基因等都十分重要。山区农村人力资源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利用和保护山区资源的行为主体。为此,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背景下,政府政策应向山区倾斜,加大开发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当前关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比较多,但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特别是对山区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开发几乎还是空白。本文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和反贫困理论为指导,以山区会同县为个案进行研究,遵循从个别到一般的分析方法,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做了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这方面研究的内容。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是会同山区农村实地结构式访谈获取的数据、会同县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会同调查大队住户数据,用这三种数据资料交叉分析验证,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背景、环境、主体、对象、供求和开发途径分别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对策。目的是探索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合理使用支农资金,满足山区农村建设和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促进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消除农村贫困。通过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分布和供求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留守劳动力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但未成年人中,年龄越小,男性比例越大;年龄分布呈“驼峰状”,即青壮年比例低,青少年和中老年比例高;总体学历水平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小;少数民族比重大。目前山区农村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季节性短缺与剩余并存,由于耕地质量、农业成本和劳动力不足等综合原因,少量耕地抛荒难以避免;如果将来继续实行传统农业,因年青人不愿加入务农队伍,随着中老年劳动力的退出,传统农业将后继无人,如果要发挥山区多种功能,高素质人才面临不足;以机械替代劳力,可以弥补将来劳动力的不足,并能制造剩余转移城市。通过对山区人力资源开发主体、对象和途径的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山区农村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是所有开发主体中最有效的主体;农村耕地抛荒的底线是劳动力富余家庭是否愿意耕种那些低质量耕地;农村职业培训效率不高,干中学是农村留守人员提高技能的主要途径;农村居住分散,生源少,山区农村教育投资效率低,医疗保健投资效率亦低;素质不高的中老年是务农主力,高素质劳动力兼农比例高;老年劳动力价值尤存,但开发不够;农村高素质人才不足和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提出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实行地势区域政策激励、产业化和干中学开发、移民开发、组织化整合和引进外部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以下对策:以法定形式划分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并实行差别政策;发挥山区多种功能,根据需求和供给开发山区农村人力资源;产业化干中学开发山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具体对策;对高寒和偏远贫困地区实行全员移民或隔代移民的对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减少耕地抛荒的具体对策;对各类人员进行开发的具体对策。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1)通过对农村耕地抛荒与山区农村劳动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设计了抛荒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农村劳动力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模型,并用之解释了农村劳动力略有剩余而雇工困难的矛盾;建立耕地抛荒百分比模型;(2)通过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研究,发现“干中学”是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建立了干中学与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以及产业化分工与技能学习模型;(3)首次以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研究对象,且开发的重点是满足山区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山区人力资源或相关领域的许多理论依据和对策。根据边际效用曲线递减规律,提出了城乡人才进行交流的理论;根据山区经济的外部性和高生产成本性,提出了政府应对山区进行补贴,加大开发山区农村人力资源的理论依据;根据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城乡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必要劳动力与弹性劳动力概念,为政府实行科学的农业补贴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