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我国人群中癫痫患病率约为3-10‰,其中大约30%至40%的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准确定位致痫灶并损毁致痫灶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主要方法。既往临床上通过患者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以及头皮脑电图等无创性方法初步定位患者颅内致痫灶。据文献报道,无创性的定位方法仅能够初步定位约70%患者致痫病灶,并且无法准确定位致痫灶解剖位置,更不能精准三维定位致痫灶。因此目前临床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我国人群中癫痫患病率约为3-10‰,其中大约30%至40%的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准确定位致痫灶并损毁致痫灶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主要方法。既往临床上通过患者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检查以及头皮脑电图等无创性方法初步定位患者颅内致痫灶。据文献报道,无创性的定位方法仅能够初步定位约70%患者致痫病灶,并且无法准确定位致痫灶解剖位置,更不能精准三维定位致痫灶。因此目前临床上采用SEEG(stereoelectroencephalogram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进一步对患者的致痫灶进行定位。SEEG能够为精准三维定位致痫灶提供足够脑电信息,从而个体化的对患者癫痫发作的致痫灶及其传播途径构建出合理“脑内解剖结构-脑电生理-临床表现”模型。目前有多种立体定向装置可安全准确地引导SEEG电极植入。SINO-机器人作为一种新投入临床使用的立体定向导航装置,国内外暂时没有研究对SINO-机器人引导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SEEG电极植入位点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行总结。研究内容:本研究对单中心在SINO-机器人引导下对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SEEG电极植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本研究主要对我中心SINO-机器人引导SEEG电极植入位点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方法:2018年06月至2020年01月期间,选取20名耐药性癫痫患者。在SINO机器人引导下顺利完成20例SEEG电极植入术。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病史、影像学资料和术前电极计划轨迹,以及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术前电极计划轨迹与术后电极实际位置进行影像融合,分别计算电极计划入点和计划靶点与实际入点和实际靶点位置的欧几里得距离作为植入位点的误差值。依据SEEG的结果成功定位致痫灶后,对其进行手术切除或者射频热凝,持续随访观察患者癫痫发作情况。研究结果:总共在20例患者(13男7女平均年龄18.10±12.97,范围4-45岁)中植入209根电极,平均每例患者植入10.45根(范围6-16根)电极。平均每根电极所花费的时间11.37±2.23min(范围7.04-21.36min)。平均入点误差:1.04±0.240mm(范围0.32-1.63mm);平均靶点误差:1.62±0.40mm(误差范围0.83-2.61min);所有电极均能正常进行SEEG监测。对患者致痫灶进行切除或者热凝治疗后,至少随访3个月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均较前下降,75.00%(15/20)的患者获得了Engel I级癫痫发作缓解。1例患者术后复查CT发现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血肿自行吸收,其余患者术后无与SEEG电极植入术相关的并发症;本队列病例未出现迟发性并发症或死亡病例。结论:本研究中,SINO-机器人能够准确引导SEEG电极植入位点定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替格瑞洛转换为氯吡格雷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住院行PCI治疗,并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的ACS患者307例。通过电话或门诊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分析出院后12个月内替格瑞洛转换为氯吡格雷的发生率、原因,并将患者分为降阶治疗组(替格瑞洛转换为氯化
目的:通过分析盆腔肿瘤患者中放射性肠炎患者与非放射性肠炎患者在放疗前的肠道菌群差异,评估肠道菌群和放射性肠炎的相关性,为进一步预防放射性肠炎的发生及可能的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医院接受盆腔放射治疗的盆腔肿瘤患者放疗前后1周内的粪便标本,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放射性肠炎相关症状的随访。研究对象分组:根据有无发生放射性肠炎,分为放射性肠
目的:分析影像学提示浸润性特征肾脏肿瘤的临床及病理情况,探讨识别术前影像学存在浸润性这一特征对临床诊疗决策的指导意义,并提高泌尿外科医师对于此类肾肿瘤的认知。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01月期间,因肾脏肿瘤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214名患者,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增强CT或增强MRI)评估是否具有浸润性特征,将其分为IRMs组和Non-IRMs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
目的: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且治疗方式有限。对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进行预后评价至关重要。挖掘预后分子标志物,有助于临床做出准确的诊断分型、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价。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的基因组等数据日益完善,为研究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本研究中,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公共数据库的资源进行挖掘,筛选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
目的1探讨miRNAs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谱情况,筛选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特异性表达的miRNAs。2对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靶基因及信号通路预测,探讨肥厚性心肌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1收集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住院、门诊的经过心脏超声或影像学确诊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共3例为HCM组和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共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完成临床资料收集,并抽取外周
目的:研究中孕期肠管强回声的胎儿与产前检查无明显异常的胎儿分娩后新生儿肠道菌群可能存在的差异,探讨肠管强回声的形成与肠道菌群可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产前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的14例正常胎儿(对照组)、13例单纯性肠管强回声的胎儿(EB组)、7例肠管强回声合并其他异常的胎儿(C-EB组)作为研究对象,于分娩后采集新生儿未开奶前的首次胎粪,进行16S r DNA高通量测
目的:探讨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确诊慢性乙型肝炎同时无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查资料,随访两年后的肾功能情况。Fibro Scan用于评估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
背景: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技术是辅助生殖技术未来发展的三大前景技术之一,它能充分利用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周期中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免除高危患者超促排卵造成过度刺激的危险,能用于卵巢去势患者保存生育力
目的比较常规骨髓检查和18F-FDG PET/CT评价骨髓浸润对初诊DLBCL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3.01-2018.12.31期间168例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首次诊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是否存在B症状、LDH、IPI评分、18F-FDG PET/CT评估骨髓浸润的结果、骨髓常规评估骨髓浸润的结果、疗效评
目的:DRG收付费改革研究目的是在保证我国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医疗资源成本。本文探讨DRG收付费时代下,如何优化成人初治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01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81例成人Ph染色体阳性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诱导化疗方案的选择,将病例分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低强度化疗组(VP、VIP、VDP)(1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