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有效的观点,在理论界和实践中被普遍认同,领导有效的表现形式和领导有效性的评价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拉开序幕,乡镇领导必然是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最直接的领导者,最具体的实践者。在中国全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城乡共同发展的形势下,研究乡镇领导有效性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费德勒曾提出领导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类型与领导者所处情景的相容程度。因此,为提高乡镇领导有效性,县级党委政府可根据不同乡镇情况配备相应的领导者类型,而乡镇领导者可以根据情景的不同改变自己的类型或者改善所处的情景。
本文以地处雅安市政府所在地的雨城区的乡镇领导为研究对象。雨城区有山区乡镇,有近郊乡镇,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研究该区的乡镇领导有效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运用费德勒权变模型,切割思维理论,“80/20”法则等理论,采用规范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雨城区乡镇领导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从乡镇领导关系链中的领导者、被领导者、目标任务、领导环境四个因素入手,着重分析了乡镇领导者的权力,被领导者的基础。同时,对乡镇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乡镇领导有效的结论。分析发现,目前影响乡镇领导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障碍:即组织障碍、思维障碍、文化障碍。最后,提出了3项建议:1、改善乡镇组织制度,提高乡镇领导有效性;2、强化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素质,提高乡镇领导有效性;3、改变乡镇领导者行为,提高乡镇领导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