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调性原为音乐术语,是指由一个声部发出几个声部的声音,形成一个具有类似于和弦音的特殊审美效果。后来该术语的使用范围扩大,被借用到小说艺术研究领域,指除了文字本身所表达的意思外,还隐含着另外一层甚至多层意思,即文本除了字面表露出来的直接意义之外,还隐含着其他多重复杂的深层含义。
《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巨著,其作者曹雪芹,把中国古典艺术一向秉承语言蕴籍有味的美学传统之精华借移、转化、消融到文本当中,充分发挥了语言的复调效果,创造出了一种意蕴无穷的诗性文本。
语篇连贯是语篇构建的灵魂。从认知角度来看,连贯不是语篇的内在固有特性,而是语篇生产者和接受者在交际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关联,一旦交际双方将这种关联达成默契,语篇连贯的桥梁就得以贯通,复调性会话的语篇连贯便得以实现。在复调性会话的语篇释读中,关联理论能够从认知的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合理的解释。该理论把语言交际看做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人们按照一定的思维规律,对复调性会话的语篇做出合理的推断,从而成功地对语篇进行解码。
文章以关联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红楼梦》中人物会话的复调性语篇为语料,阐释在认知语境下,如何通过关联理论分析复调性语篇中人物心理的变化过程和言语产出过程,从而探索《红楼梦》复调性语篇的连贯性。
文章指出,《红楼梦》中具有大量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复调性会话,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针对这些复调性会话展开研究,对深入理解《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文章认为,语篇连贯的过程是在动态的认知语境下完成的。通过认知储备的提取、认知模式的激活、相关知识的遴选和假设推理的形成这四个阶段,构建出认知语境,从而实现在认知语境下复调性会话语篇的整体连贯性。
文章强调,从认知的角度研究《红楼梦》复调性会话语篇的连贯性,不但拓展了该小说整体研究的视角,丰富了该作品语篇研究的手段,而且还提高了读者对《红楼梦》艺术语言的鉴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