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媒介社会化研究是传播学与传统社会化研究的产物:从传播学面向来看,基于媒介效果研究框架,将媒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媒体对儿童社会化所产生的影响;从传统社会化研究面向来看,基于各类儿童社会化影响主体分析框架,将家庭、学校等影响主体视为儿童早期社会化的主要影响源,将媒体作为儿童早期社会化的次要影响源。伴随着媒体技术的进步、代际的更替、传播范式的变更、媒介化社会的发展过往对儿童媒介社会化研究的构型导致了儿童媒介社会化研究的转向:一是,形成了媒介中心主义式研究。该类研究过度关注媒介社会化研究的传播学面向,强调媒体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主体地位,忽视其他社会化影响主体对儿童社会化所产生的影响;二是,形成了类社会化研究。该类研究秉持着传统社会化研究的特质,虽然强调媒体社会化影响地位的提升,但仅仅将媒体作为其他社会化影响主体缺位的替代品。与此同时,承袭着传统社会化影响主体研究的静态观与孤立观。本文尝试提出学前儿童媒介社会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在延续上述两类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尝试对两类研究传统现时的局限性进行相应修正:一是,在基于媒介效果研究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不应仅仅探讨媒体与儿童社会化之间的关联性。应进一步拓展这种传播学视阈中的研究,强调媒体、儿童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在凸显媒体主体地位的同时避免了媒介中心主义式的研究转向;二是,结合当前媒体发展实际,消解传统社会化研究中对各类影响主体角色定位的刻板印象,强调打破影响主体分析的静态观与孤立观,尝试探讨各影响主体间的关联性。对应到媒介社会化的研究中,强调媒体与他类影响主体互动对媒体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形塑。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学前儿童媒介社会化应强调传播学与传统社会化研究的动态融合,从传播学生发来探讨媒体与儿童社会化之间的关联。在传统社会化研究的助推下,考察媒体与他类社会化影响主体互动对媒体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形塑。承袭上述学前儿童媒介社会化研究的基本框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将南京地区学前儿童(N=683)置于媒介社会化的传播学面向之中,基于媒介效果主体框架,探讨学前儿童屏幕媒体使用与其亲社会、攻击行为社会化间的关联。研究总结了南京地区学前儿童屏幕媒体使用、亲社会与攻击行为的一般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性别、地区、社经地位、家庭结构等因素与学前儿童屏幕媒体使用、两类行为一般特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亦探索了屏幕媒体接触、屏幕媒体内容接触对学前儿童亲社会与攻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本研究问卷调查中的相关结论,遵循学前儿童媒介社会化研究的基本框架,本研究选择学前儿童群体所最常使用的屏幕媒体——电视——作为媒体环境考察的代表。通过内容分析(总计7564分钟),发现了央视少儿频道、金鹰卡通卫视、卡酷动画卫视在儿童收视黄金时段中传播的形式特征与内容特征。于形式特征而言,动画片占据着较大比重,儿童综艺节目成为了三类少儿频道的基础性节目。相较于其他两个市场类媒体而言,央视少儿频道在节目类型上呈现出多元性、时代性的特征。于内容特征而言,本文发现了三类少儿频道平均每小时呈现10.8次亲社会行为与6.0次攻击行为。央视少儿频道亲社会行为次数呈现最多,平均每小时达到了13.8次。金鹰卡通卫视攻击性行为呈现次数最少,平均每小时达到4.8次。于亲社会行为呈现特征而言,本研究梳理了三类少儿频道对亲社会行为呈现的一般特征。与此同时,对呈现过程中所产生的性别角色错位现象进行了相关阐释。于攻击行为呈现特征而言,亲社会攻击行为成为了一股重要力量,角色形象错位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发现,产生这种错位的原因亦得到了很好地阐释。延续学前儿童媒介社会化研究的基本框架,本研究尝试在学前儿童社会化核心场域——家庭——中对学前儿童媒介社会化的传播学面向进行拓展。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本研究细致梳理了屏幕媒体与家庭互动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本研究总结了学前儿童家庭屏幕媒体的结构特征与关系特征,发现了上述两类特征对于屏幕媒体使用与儿童两类行为社会化关系的前端影响。通过个体访谈的方式,本研究进一步阐释了屏幕媒体与家庭互动对学前儿童两类行为社会化的影响:寓于亲子关系建构中的屏幕媒体承担起了“临时保姆”与“经验中介”的角色,而寓于屏幕媒体与儿童个体关系建构中的家长则扮演起了“把关人”与“模范”的角色。此外,本研究亦通过焦点小组访谈的方式,考察了屏幕媒体与学校、同伴的互动,发现了嵌于学校结构与同伴结构中的屏幕媒体,对儿童行为社会化产生了一定影响。本研究亦系统地回顾了学前儿童媒介社会化的研究流程,强调其拥有的传播学与传统社会化研究特质。针对学前儿童在亲社会与攻击行为社会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媒介社会化中的各影响主体提出了相关建议。本研究认为亲社会媒体的构建理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家长与儿童的共同社会化理应引起家长重视;学前儿童媒体素养的共育理应成为一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