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经的翻译是非常多样的,圣经是历史上被阅读得最多的文本,同时也是被翻译得最多的文本。圣经已经被翻译成2,462种文字,发行量早已过数十亿,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千万计增加。在诸多翻译中,圣经的英文翻译是最活跃的,版本数量也最多。圣经研究一般可分为三大种类:把圣经当宗教经典,当文学经典,当纯文学。不可避免地,圣经具有深刻的宗教烙印,这种性质也必然传承到圣经的译本中。本文选择把圣经当宗教经典研究,并且限于篇幅,只研究新约部分。传统上而言,圣经翻译者会坚持直译策略,避免加入自己的解释。但是,在部分新出的圣经翻译中,主观性的特点渐浓,表证一种多元翻译原则已经比以往更多地被使用。本文将跳出传统的直译意译之争,使用阐释翻译理论四步骤—信赖、侵入、吸收、补偿来进行各版本的评价。阐释翻译四步骤理论是乔治·斯坦纳于1975在《通天塔之后——语言和文化面面观》提出来的。这个理论从新的角度来看翻译。他将哲学阐释学运用到翻译中,将翻译看成是具有历史性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被赋予了独特的角色,那就是通过对翻译的把持,实现文本视阈和读者视阈的融合,实现历史性的理解。这个翻译理论把翻译推到了哲学上一个更高的层次,拓宽了翻译的前景。本文主体分六大部分:第一章介绍传统翻译理论发展到现代翻译理论的过程,指出翻译的阐释性根源于两种语言互换过程的矛盾,即语言在词汇、语法及语意中心、语言对应项缺失三层面的差异。翻译的阐释性也决定了翻译从广义上而言是两个文本谈判的过程,也是译者发挥能动性,在客观文本约束下的阐释的过程。第二章介绍阐释理论的源与流,指出阐释学的发展与翻译的发展内部的融合-分离-再融合的动态过程。随后阐述乔治·斯坦纳的翻译阐释四步骤理论(信赖、侵入、吸收、补偿)以及四步骤的深层意义。第三章使用翻译阐释理论对比分析KJV与NIV,指出与NIV比,KJV在补偿层上具有特色。第四章使用翻译阐释理论对比分析NW与NIV,指出NW在信赖层面具有特色。第五章使用翻译阐释理论对比分析NRSV与NIV,指出NRSV在侵入和吸收层面具有特色。第六章使用翻译阐释理论重点分析NIV与其他三个版本的阐释上的不同。通过更大范围内的译本比较,阐明各个译本在翻译风格上其实具有内在的连贯性,而这连贯的翻译习惯使得不同的译本各具风貌。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指出译本的多样性来自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阐释的四个阶段方面的不同理解不同及差异化的处理方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把自己的主观理解带入翻译过程中,使得译文呈现迥异的风格特征。译本各有高下,应具体分析,不应独尊一本,贬抑其他。NIV译本作为一个相对比较优秀的译本,在侵入阶段对原文意义把持清晰,在吸收阶段注重当前读者的语言使用习惯,在补偿阶段不避讳使用多样的手法,使得译本整体清晰而真确。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作者不通希伯来语和希腊语,需要依赖其他资源来说明所举例子的原意。虽然如此,但作者把各个译本的意思相互参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文的客观性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