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西南缘及东北缘坳陷湖盆沉积坡折带发育。论文在坳陷盆地地区,延长组长8-长6沉积期,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岩性圈闭油藏理论、沉积学理论,首次从坡折带角度出发,不仅分析坡折带特征,而且研究坡折带与湖岸线的关系以及坡折对四级层序、砂体、油藏的控制。
对坡折带的识别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注意考虑沉积时的补偿情况,进行古水深校正;二是注意古地层厚度的恢复。首先根据通过古生物、沉积构造和岩性标志判断其代表的古水深,并识别出长8、长6湖岸线边界及深水边界。其次通过对地层压实厚度校正,得出地层厚度展布。再根据砂体展布、地质剖面及地震剖面,分析得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长6坡折带类型为沉积坡折和挠曲坡折。在北东缘坡折发育三个坡折带,西南缘发育单一坡折带。坡度角北东为2-4°,宽度20-30km,西南为3-5°,宽度15-25km。总结出西南坡折带平面模式为斜交组合,北东坡折带平面模式为平行组合、斜交组合、喇叭状组合;西南及北东坡折剖面组合模式为正向阶梯状组合、逆向阶梯状组合。
长8、长6期坡折展布方向基本与湖岸线方向保持一致。水下坡折在高位体系域时期,坡折发生进积,坡折向沉积中心移动;在低位体系域时期,坡折发生退积,坡折向反向沉积中心移动。陆上坡折在高位域时期,由于坡折处于湖泛面之上,处于沉积剥蚀阶段,原有坡折受到剥蚀,坡折向物源方向移动,坡度有所减缓。在低位域时期,水平面上升,由于湖水顶托作用加强,退积沉积在原剥蚀区域的厚度增加,坡折向沉积中心推移。
根据岩心、录井、地震资料,总结出坡折带与四级层序关系,在坡折之上远离坡折部位,层序界面之下为前积作用形成的反旋回,层序界面之上为水进过程形成的正旋回,层序界面可出现暴露标志。在坡折之上或附近,层序界面之下为前积作用形成的反旋回,或泥质沉积物,层序界面之上为下切谷河流沉积,或水进过程形成的正旋回,层序界面可出现侵蚀面和下切谷。在坡折之下及末端,层序界面之下为前积作用形成的反旋回或远源泥质沉积物,层序界面之上为低位期前积作用形成的反旋回或远源泥质沉积物,层序界面为连续沉积层的分界面。在远源深湖地带,层序界面之下多为远源泥质沉积物,层序界面之上或为远源泥质沉积物,或为低位期湖盆底扇粗粒沉积物。
根据砂体展布及构建模式,总结出鄂尔多斯沉积破折带控制下,三角洲平原砂体、三角洲前缘砂体、浊积砂体、深切谷砂体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分别总结出西南单一坡折带、北东多级坡折对砂体的控制特点。
根据坡折带对岩性油气藏圈闭发育模式、发育规律、油气运移关系、盖层关系等因素的分析,总结出坡折带油气藏类型以及成藏机制。结合已发现的油田特征,结合坡折带控藏规律,提出长8期姬塬、吴旗、太白、安边、环县、宜君地区为有利区域,长6预测太白、定边-安边区域、环县、正宁为有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