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数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教学(以下简称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教学。本文先阐述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的概况,并将其落实到数学学科教学当中,探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教学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我们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界定为学生在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能获得有效、充分、全面、持续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学生能不断获得参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所必须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思想方法,情感态度,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本文重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是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首先从理论方面阐述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学力的发展;自主能力的发展;合作交流能力的发展;个性的发展;身心的和谐发展。接着从实践层面阐述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问题意识的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最后通过课堂教学,以小学、初中、高中案例剖析数学“情境——问题”教学能够真正有效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提出数学问题是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的纽带,是数学创新的源泉。合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给出了一个中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水平的评价标准,并以测验法对比经过二年多实验的初三实验班和从未参加实验的班级的学生根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的水平,从评价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这一侧面进一步阐述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对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性。测验结果表明:(1)实验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一般都高于非实验班学生;(2)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文化背景(主要指不同地区的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的差异(3)学生提出问题的数量多,或提出问题的速度快,并不能说明其提出问题的质量就高。(4)实验班的学生对问题的描述、文字表达能力好于非实验班的学生。(5)经过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实验,学生确实能够提出有意义(价值)的、有新意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