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NOAA和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提供的逐月海表温度资料、University of Delaware提供的逐月降水资料和地表气温资料以及CAM5.1数值模式,利用统计诊断,如合成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了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1970-1995和1996-2018年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欧亚大陆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影响以及可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106、41705054、4180505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引进创业基金会(2016r051、2017r05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NOAA和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提供的逐月海表温度资料、University of Delaware提供的逐月降水资料和地表气温资料以及CAM5.1数值模式,利用统计诊断,如合成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了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了,1970-1995和1996-2018年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欧亚大陆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影响以及可能原因。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对诊断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的大值区主要出现在热带大西洋东北地区,且在1995年前后,热带大西洋海温存在突然增暖的变化趋势。另外,局地海气相互作用可以通过风场-蒸发-海表面温度(Wind-Evaporation-Sea Surface Temperature,W-E-S)机制,使得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得以维持和发展。(2)1970-1995和1996-2018年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对欧亚大陆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有所差异。1970-1995年期间,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与欧洲北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南半岛的春季气温异常高度相关,但是以上气温的显著异常在1996-2018年期间均消失;相反,1996-2018年期间,我国东北华北地区以及中西伯利亚地区的气温暖异常十分显著,但1970-1995年期间不存在。另外,欧亚大陆的降水异常在1970-1995和1996-2018年期间也有差异: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的降水异常在1995年前后发生了由正转负的位相变换,欧洲西北地区的降水负异常在1995年之后消失,而我国东北地区的降水正异常在1995年之后变得更为显著。(3)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与欧亚大陆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关系发生改变,这归因于热带春季热带大西洋海温异常关键区可以激发出中高纬横跨大西洋-欧亚的纬向型波列,而1970-1995年期间欧亚大陆上空缺乏清晰的大气波列。1995年前后大气波列的不同可能是依赖于基本态的改变,导致在暖海温背景场下,从海洋向大气传输的地表热通量强度更大,范围更广,并伴有更为明显的降水正异常,使得从热带大西洋到欧亚大陆存在清晰的大气波列,反之,冷背景场则不存在。
其他文献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家的共同发展。量化未来全球变暖情景下该区域的极端气温变化格局,可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应对决策提供科学基础,对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境外投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极端气温预估研究结果中的不确定性较大。本文使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模式结果和气候变化检测与指数专家组
浮游植物吸收系数(phytoplankt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s,aph)在海洋生物生产力、海洋动力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浮游植物种群吸收系数的精确反演,可以加深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浮游植物功能多样性奠定基础。针对浮游植物色素与粒径吸收光谱,学者们已开展了一定研究,但针对我国近海区域浮游植物种群光学吸收变化特征的研究仍极具挑战性。浮游植物种群吸收可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南支槽的客观识别方法,识别了1981-2015年冬半年(11月-次年4月)500 hPa上南支槽,主要分析冬季(1月)南支槽气候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环流上影响。将冬季南支槽以80°E为界,分为东部型南支槽和西部型南支槽,对两种类型南支槽的结构特征做对比分析。利用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南支槽对西藏降水影响,并针对3次南支槽背景下西藏西南部暴雪过程进
本文基于1979-2018年ERA-Interim 330 K等熵面的位势涡度(PV)逐日资料,采用改进的Rossby波破碎(RWB)识别方法,统计分析了北半球温带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RWB事件特征。针对不同类型的RWB典型事件,通过Hysplit4轨迹分析,讨论了不同个例中的高、低PV舌区粒子的输送路径及波破碎发生后的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STE)量。研究表明:1)以格点位于RWB区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极端冷事件呈现阶段性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研究和完善暖冬背景下极端冷事件的驱动因子和物理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国民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利用冬季中国台站资料、欧洲中心(ECMWF)的ERA-interim和ERA5再分析资料、英国气象局的Had GEM3-GA6检测归因模式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
南支槽是存在于冬半年(10月至次年5月)的半永久性低压槽,其中1月和5月是南支槽的两个高发期。本文利用一日4次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客观识别方法建立近41 a(1979-2019年)的南支槽数据库。利用多种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1a南支槽的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分别针对深冬(1月)和春末(5月)的气候态和典型南支槽个例,分析了其动力和热力结构差异。最后使用T-N波通量和全型垂直涡度倾
基于1979-2018年JRA-55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大气视热源的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规律,着重揭示了高原大气热源10-30天ISO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22°-32°N,105°-122°E)降水异常季节内变率的“放大效应”及其可能机理,并探讨了高原与南海、孟加拉湾等低纬度地区大气热源季节内循环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季节
本文使用最新的中国台站气温观测资料和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系统地研究了近60年来寒潮等冷空气频数和强度的气候学特征和不同类型平流层爆发性增温的特征、成因及对下层大气的反馈,并从等熵位涡的角度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与2010年2月寒潮的联系,探索造成寒潮可能的原因和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寒潮等冷空气过程的频数和强度有明显的月际和季节差异,区域型寒潮在秋季发生频数最多,全国型寒潮、区域型
本文基于CWRF模拟集合中27组试验成员以及ERA5、MERRA-2两组再分析资料中1990-2011年夏季(6、7、8月)数据,研究CWRF不同参数化方案的改变对陆气耦合的影响。论文首先通过华北地区降水日变化评估了CWRF的模拟性能,接着选取三种不同的陆气耦合指标:土壤湿度与潜热的相关、潜热与抬升凝结高度的相关以及边界层厚度与抬升凝结高度的差值与云量的相关。通过对这三个指标分析CWRF不同物理参
极端垂直运动对热带气旋强度和结构变化有重要作用。实际观测中发现,热带气旋内部伴有极端上升运动,但与之相联系的小尺度系统尚未可知。本文分析了边界层大涡技术下,三组不同水平分辨率(333 m、111 m和37 m)的WRF模拟结果,给出了热带气旋眼墙附近的极端垂直运动时空分布,并对相关小尺度精细结构进行了定性分类追踪。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三组试验中,热带气旋眼墙垂直运动特征与观测一致,均近似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