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植物乳杆菌不仅在发酵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还是人体肠道内的原籍菌,具有多种益生功效。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氧化胁迫会造成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分子的氧化损伤,是影响植物乳杆菌在发酵食品中存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转录组学方法对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AUH2抗氧化胁迫反应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抗氧化胁迫反应中的功能转录因子及其靶基因进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乳杆菌不仅在发酵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还是人体肠道内的原籍菌,具有多种益生功效。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氧化胁迫会造成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分子的氧化损伤,是影响植物乳杆菌在发酵食品中存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转录组学方法对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AUH2抗氧化胁迫反应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离和鉴定,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抗氧化胁迫反应中的功能转录因子及其靶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实验结果为全面揭示L.plantarum CAUH2的氧化胁迫应激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L.plantarum CAUH2氧化胁迫条件下转录组图谱的建立。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 Illumina Hiseq2000/Miseq 对 L.plantarum CAUH2 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共获得 clean data 353 MB,测序深度达108×。通过PGAP数据库对基因组进行注释后对基因组编码蛋白进行COG聚类分析,根据基因组注释及分析结果绘制CAUH2基因组图谱。进一步将对数生长期的CAUH2细胞在含有5mM H2O2的MRS中处理30 min,以CAUH2基因组测序结果为参考,应用基于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的RNA-Seq方法,筛选了 306个转录水平显著变化的基因(|log2 foldchange|>3,p<0.001),其中189个基因的转录水平上调,117个基因下调。结果表明L.plantarum CAUH2的氧化胁迫响应是一个复杂而灵敏的调控网络。(2)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L.plantarum CAUH2的氧化胁迫应答机制及功能验证。利用Uniprot、KEGG、NCBI等数据库分析差异基因的功能及参与的代谢通路,提出了L.planta um CAUH2的氧化胁迫应激机制,主要包括:通过提高酶的表达,增加底物供应,减少产物积累以加速糖酵解反应,产生更多能量;上调磷酸戊糖途径中酶的表达量以加速还原力NADPH的产生;通过上调硫氧还蛋白系统的活性加强对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控制,提高过氧化物酶类和蛋白质修复酶类的活性;调节过渡金属离子如Fe和Cu的内平衡状态,防止Fcnton反应的发生,降低活性氧簇的生成等。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单交换方法构建了转录水平变化最显著的mdxF基因的突变株,胁迫实验结果显示mdxF基因的失活显著提高菌体对H202的敏感性,证明MdxF在L.plantarum CAUH2氧化胁迫应激中发挥重要作用。(3)转录因子CopR在L.plantarumCAUH2氧化胁迫应激中的调控机制。利用组成型表达载体pSlpA8148构建了 CAUH2中41个转录因子的过表达菌株。对过表达菌株进行H202耐受实验筛选出3个具有抗氧化功能的转录因子TreR1、MntR和CopR,并通过基因突变方法对铜平衡调控转录因子CopR的抗氧化功能进行验证。通过基因结构分析结合target explorer搜索保守靶序列cop motif,定位CopR靶基因copB,进一步用体外EMSA验证了 CopR对copB基因的调控。copB的基因突变导致菌体对H202胁迫和Cu2+胁迫抗性的显著降低,而Cu2+可以抑制CopR与其靶序列的结合活性。这些结果表明在氧化胁迫条件下,CopR能够感受胞内积累的Cu2+信号并激活CopB的表达,通过加速Cu2+外运减少细胞伤害,从而提高菌体在氧化胁迫中的存活率。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转录组学方法首次全面分析了氧化胁迫条件下L.plantarum CAUH2的基因转录情况,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深入研究了转录因子CopR在氧化胁迫应激中的调控机制,为全面揭示L.plantarum的氧化胁迫应激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
其他文献
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国多个玉米产区发生,危害严重,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SCMV)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SCMV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Potyvirus),其基因组为正义单链RNA,共编码十一个蛋白,其中病毒基因组连锁蛋白(Viral protein genome-linked,VPg)共价连接在基因组的RNA 5’端。VPg是一个多功能蛋白,不仅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引起国际医疗卫生关注。超重或肥胖主要是由能损害人体健康的异常或过量的脂肪积累造成的。肥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相关,如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肥胖通常伴有低度慢性炎症,是肥胖引起胰岛素耐受、2型糖尿病及其他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是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6等的主要来源,但是脂肪组织
冠菌素(coronatine,COR)是丁香假单胞菌某些致病变种产生的次生代谢物,其结构和功能与茉莉酸甲酯(MeJA)和脱落酸(ABA)相似,能够提高植物抗逆性、诱导次生代谢、抑制发芽、促进器官脱落等,作为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前景可观。目前COR主要依靠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现有野生菌株产量低,种质资源有待进一步发掘,其合成调控网络的研究也不够全面透彻,制约了 COR产量的进一步提升。本研究通过
马铃薯卷叶病毒属(Polerovirus)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能侵染多种重要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病害和产量损失。芸薹黄化病毒(Brassica yellows virus,BrYV)是由本实验室首次发现的一种能侵染十字花科多种作物的马铃薯卷叶病毒属新病毒。与该属其他病毒类似,其基因组具有6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其中ORFO编码P0蛋白。目前,该属已有多
稻瘟病是在世界各水稻产区广泛发生、危害极大的真菌性病害,深入研究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有助于发现控制稻瘟病及其它真菌病害的新途径。尽管已有许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解析了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但是关于基因转录后调控在稻瘟病菌致病性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还很缺乏。在前期工作中,本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通过筛选从稻瘟病菌的ATMT突变体库中获得一株在OTA平板上生长缓慢的突变体LF13,遗传杂交分析表明该突变体的生长缺陷与潮
肾上腺是动物机体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其髓质合成和分泌的儿茶酚胺类激素(Catecholamines, CATs)在机体维持内稳态平衡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证明,包括miR-375在内的miRNAs在调节众多内分泌激素(如胰岛素、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miRNAs对于CATs合成和分泌的研究较少。作者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miR-375高表达于肾上腺,但
附着胞的形成和侵染菌丝扩展是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侵染循环中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两个侵染步骤受到Pmk1-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但位于该信号通路上游的MEK激酶MST11的激活机制尚未清楚。因此,作者在本研究中详细解析了 Mst11的激活机制。首先,通过结构域分析发现,MST11 含有Sterile alpha motif(SAM domain)、Ras associa
生物钟对于生物体提前“预知”环境,做出改变从而更好的适应环境、提高效率、节约能量等具有重大生理意义。不同物种间的生物钟核心振荡器调控机制非常保守,都是基于正/负调控因子组成的转录和翻译的负反馈调控环路。粗糙脉孢菌是研究生物钟的最佳模式生物之一,在粗糙脉孢菌中,正调控因子WHITE COLLAR complex(WCC)作为转录激活因子激活frequency(frq)基因的转录,当细胞内FREQUE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表达在有核细胞表面,递呈内源性抗原至CD8+T淋巴细胞,使其识别并清除病毒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近三十年来人和鼠MHC I类分子抗原加工和递呈的相关研究颇为广泛。但有关猫MHC I(Feline Leucocyte Antigen,FLA I)分子多态性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猫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是危害世界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已有40多个抗白粉病位点在不同的小麦染色体上被鉴定出来,但由于小麦白粉病变异速度快,许多抗性基因功能降低或丧失,因此发掘并有效利用抗病新基因是当前小麦抗病育种的关键。野生二粒小麦是小麦的近缘种属,是小麦抗病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选用来自以色列的野生二粒小麦IW172与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