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选题背景
由于我国邮政储蓄管理体制的特殊性,邮政储蓄从一开始就是以特殊的身份出现:一方面,它不是金融机构,却在从事金融业务;另一方面,它隶属于邮政局,经营和管理与其它邮政业务混在一起,没有独立的核算体系和行政管理机构。邮政储蓄曾经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过重大贡献,但是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内金融改革的深入,它的管理体制已经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有序、规范的发展。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邮政储蓄体制制度变迁过程的分析,推导出现阶段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方向,设计出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方案。
二、研究方法与逻辑结构1、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法。按照历史顺序,对我国邮政储蓄体制的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详细梳理。这一方法贯穿全文始终;
(2)规范分析方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经验,结合我国邮政储蓄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方案。
2、逻辑结构
本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介绍,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并对制度变迁理论加以总结,提供本文研究的理论起点。
第二部分介绍我国邮政储蓄的起源、现状与制度安排的演进,为我国邮政储蓄体制的制度变迁分析做好铺垫。
第三部分用制度变迁理论详尽分析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每一步变革背后的原因、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和路径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论证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是改革的必然选择以及我国现阶段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存在的障碍。
第四部分有针对性地、有选择地介绍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经验。第五部分是前文论述的合理推论并结合国际经验的引申,提出现阶段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应采取的方式、步骤以及未来邮政储蓄银行的经营模式、组织架构等政策建议。
三、主要观点及结论1、邮政储蓄与商业银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借助邮政系统广泛的网络向国民提供普遍性金融服务,尤其是使广大低收入阶层和边远地区居民也能享受到金融服务,而商业银行只会在他们认为有盈利的区域设立网点,所以邮政储蓄提供金融服务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它所提供的普遍性金融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2、20 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迅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交通和通讯网络的巨大发展、私人金融中介提供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迅速普及等——大大降低了邮政储蓄的传统功能(为偏远地区与中低收入阶层提供金融服务、安全的存款场所、财政融资功能、投融资功能)。
3、邮政体制改革的效果不仅取决于邮政储蓄本身改革的情况,还取决于相关的其他制度安排,所以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效果还要从制度结构的视角考察,注重与其它金融体制的联动改革,使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获得收益的最大化和成本的最小化。
4、我国邮政储蓄制度变迁表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实质是包括政府主体在内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我国邮政储蓄制度作为一项正式制度安排,在其演变过程中,从创建到随后经历的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改革和调整,无不透露出浓厚的政府行为气息,表现为“强制性制度变迁”路径的特征。在这种“政府主导型”改革的背后,制度变迁的逻辑是邮政储蓄制度相关利益主体因利益冲突而相互博弈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
5、邮政储蓄体制改革涉及邮政内部复杂关系的重大调整,改革难以一步到位。因此,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应稳妥推进、分步组织实施。第一步,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尽快实行邮政储蓄业务的分账核算,实现邮政与邮政储蓄分营不分家,建立相对独立的人、财、物管理体制,为平稳过渡到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积累管理经验,进行人才和制度准备。第二步在分账核算的基础上,成立由邮政控股的邮政储蓄银行。第三步在条件成熟后,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公开上市。
6、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应遵循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模式。由于创造一个充分的市场制度结构是改革成功的关键,那么在达到改革目标——组建邮政储蓄银行——之前的配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让邮政储蓄承受适当的市场化竞争的压力,然后才是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渐进式改革的缺点,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对改革时机的选择。
7、邮政储蓄在网点与网络资源、资金规模和贴近居民生活方面具有先天适应性的比较优势,在贷款的发放上处于劣势,同时又承接提供普遍性金融服务和支持三农建设的重任,所以在现阶段,我国邮政储蓄银行不应单纯定位于某种性质的银行,应综合定位于农村业务、资金批发业务和个人零售业务。8、单一的产权制度易导致僵化的公司治理结构,无法适应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
邮政独资办金融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专业银行的翻版。邮政储蓄银行应当由邮政、中国电信集团、中国联通集团公司等共同出资组建为妥,邮政可以控股。邮政储蓄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应严格遵循《公司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去运作,条件成熟后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
四、创新与不足本文可称创新的地方主要是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邮政储蓄体制的每一步变革背后的原因、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和路径的选择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为把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为邮政储蓄银行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笔者缺乏实践经验,对于邮政储蓄体制改革方案的设计等操作性极强的问题停留在现有文章以及向相关工作人员咨询的感性认识上,尚需进一步研究。其次,定性分析较多,缺乏有深度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