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车辆存量持续高位的同时,增量也在迅猛发展,带来了对道路出行需求的增加,道路交通拥堵的问题也日益严重。交通拥堵带来了诸如时间延误损失、额外燃料消耗以及空气和噪音污染等外部成本,因此选择驾车出行面临着私人行车成本和外部行车成本两项成本。但是由于这些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所以当决定是否选择道路出行时行车人仅仅只考虑了私人行车成本,而没有考虑这些外部成本,导致达到均衡的最佳行车数量高于考虑外部成本下的情形。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思路是通过进行道路拥堵定价收费,从而对交通需求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获得对现有有限道路网容量的更多有效利用,以及对改进公共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本文通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道路交通拥堵进行背景分析的同时阐明了对道路拥堵定价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并结合新加坡、伦敦、斯德哥尔摩等地区实施拥堵定价收费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综合评价了拥堵收费政策,并根据我国现行治堵政策和政策规划作了具体分析。理论分析中通过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从外部性角度说明了交通拥堵定价的理论依据,分别对非高峰期与高峰期时的交通拥堵定价收费进行了对比,着重解释了区别定价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考虑多因素情形以及收取道路设施费两种情形下的道路最优定价计量模型,并在对道路交通拥堵成本类型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对定价方式以及这一政策的福利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实证研究中,通过Drake模型对交通速度流量关系的定义将行驶速度与道路流量结合起来,从而建立受行驶速度影响的拥堵成本定价的估计模型,并以新加坡的情形为例代入模型,将计算结果与新加坡拥堵收费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最后对拟合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模型的局限性。比较研究中选择了已经实施拥堵定价收费这一政策的地区为例着手分析,主要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新加坡、伦敦、斯德哥尔摩三个地区,从收费方式、时间、范围方面以及实施的具体政策情况、实施前后的效率对比、经验教训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部分的政策评价及分析中,从实施拥堵收费的前提、制度安排、资金管理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四个方面评价了拥堵收费政策,并且根据目前我国治理拥堵的现行政策和国家提出的对交通领域的政策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治理拥堵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理论分析中从外部性角度解释了高峰期对拥堵实施区别定价收费的理论依据,以及从考虑多因素情形和收取道路设施费两种类型分析了道路最优定价计量模型,并且分析了拥堵定价收费实施后的福利影响。同时在实证研究部分将交通流量这一较难观测的数据与道路平均行驶速度这一易观测的数据相联系,从而使得拥堵定价与速度相联系,更方便计量不同时段下的收费情况,以及拥堵定价收费价格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