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但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本文拟通过对我国近年来的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来回答以下问题,我国近年来的技术进步的趋势怎样?东、中、西部的技术进步趋势有何差异?在我国现阶段转型的过程中,自主创新和国外技术扩散对我国技术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自主创新、国外技术扩散和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如何?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相互作用?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经济增长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进行了回顾,并对现有的文献进行了归纳,接着我们基于最新的数据,测算出了两个表示技术进步的指标——全要素生产率与软投入贡献率,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我们对技术进步的趋势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收敛分析。其次,我们不但考察了影响自主创新的制度因素和自主创新投入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而且基于国外技术扩散的渠道,对影响国外技术扩散的制度因素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我们分析了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检验了自主创新投入、国外技术扩散对全国及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DEA方法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估算并计算全国的变异系数,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TFP的变异系数经历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地区间技术进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从分地区的情况来看,无论是δ收敛还是绝对β收敛的结果都表明,东、中、西部的技术进步水平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在收敛速度上,东部为0.708%,中部为0.690%,西部仅为0.303%,东部地区技术进步的趋同速度要远大于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的趋同速度。(2)制度因素对国外技术扩散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市场体制和市场规模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较大,就全国的情况来看,FDI带来的技术溢出要远大于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带来的技术溢出,而各地区的情况各不相同。由于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对国外技术溢出的吸收程度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技术溢出产生了阻碍作用。(3)在自主创新方面,我国科技经费存在冗余和浪费的现象,使用效率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科技人员投入较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另一方面是由于产学研联系不紧密,使得国家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投入的经费产出的科研成果没有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东部地区的情况与全国的相反,需要在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下增加科技经费投入,提高其技术进步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同全国的情况类似。(4)企业已逐渐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主体,东部地区的企业凭借其自生能力和较强的对国外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可以进行自主创新活动,对政府的依靠较小。而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且吸收国外技术扩散的机会和能力均不如东部企业,因此政府应对中西部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自主创新给予资金支持,而对于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从多方面支持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5)由于各地区初始条件的差异,制度因素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较大的差异。从全国样本的回归结果来看,自主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技术扩散的影响作用最小。东部地区与全国的情况不同,由于其制度质量较高,因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如果要提高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主要还是依靠增加科技投入方面来实现。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类似,但仍需提高制度质量以促进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在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及国际贸易并没有带来技术扩散效应,反而产生了强烈的挤出效应,说明西部地区无论从制度质量还是对国外技术的吸收能力上都有明显的欠缺,要提高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水平仍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