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视域融合理论和图式理论为基础,以《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中的注释为调查研究的载体,探讨注释在中医经典翻译过程中,及其在非汉语母语学习者学习中医经典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中医经典翻译中的注释现象。 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两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主要以具有一定中医学习背景的非汉语母语学习者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回收数据,分析和讨论了该数据理论层面上的原因和意义。主要以视域融合和文化图式理论为依据来分析和探讨《黄帝内经〃素问》英译本中注释对非汉语阅读和学习中医过程的影响,并揭示了注释的存在与两大理论的深层关系,论证并阐释了中医经典翻译中运用注释的重要性。同时,本研究还对问卷中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对注释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作用的做出了初步的理论定义。 结果:1.问卷结果显示英译本中的注释在被调查者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92%的被调查者)。2.在选择翻译译本基础上,9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注释来帮助学习《素问》原文或理解译文,可见注释对扩展视域的作用是毋庸臵疑的。3.绝大部分被调查者(96%)认为《黄帝内经》原文本(汉字),结合英语译本以及注释的信息组合形式可以为学习者带来更多的知识联系,有利于他们对原文或者是译文的理解。4.超过9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出版物,即英译本的《黄帝内经》中汉英对照及加注释的信息组合呈现方式在翻译中应该保留并提倡,特别是注释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得到运用。 结论:1.研究从视域融合理论角度证实,翻译过程中适宜数量和形式的注释运用可以促进译者译本的完美。2.从视域融合理论角度看,被调查者学习中医经典时理解度的下降,源于视域一度融合和二度融合过程中语言、语境以及文化图式的缺失,即广义上翻译过程中文化的缺失、迁移和融合。3.中医经典译本的编写体例对学习者理解文化具有共时性的影响。完美经典译本体例应该提供中英文对照,并且添加注释。提供《内经》历代注家的注释将有助于学习者准确全面的理解经典含义。4.研究将注释在《内经》翻译过程中以及学习过程中所起作用定义为:中文注释在译者的视域一度融合(语内翻译)中和视域二度融合(语际翻译)中均起到验证及中介作用。在学习者思维形成的过程中,注释是中医术语形成的基础即语言、语境以及文化图式。同时注释又是术语概念形成后的验证中介。5.通过个案分析,将注释的理论作用概括为通过释源、深化、追加等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新的图式,促进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视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