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筑、大结构--墙板整体结构应用于小型建筑的案例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es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墙承重结构中,墙是第一要素,楼板是第二要素。在勒·柯布西耶提出的米诺体系中,水平方向的楼板是第一要素,承重柱间的空间可以被自由的安排,技术的进步带来平面、立面的自由布置。这两种方式都强调通过各个楼层的承重墙或柱子的竖向连续性。   如果把钢筋混凝土墙体和楼板作为相关联的承重构件共同承担建筑载荷,承重墙可能只需要在一些点上与下层承重墙有交点就能满足受力条件。也就是承重墙的位置是自由的,由这样的实现平面的自由、开放布置。墙板承重结构作为整体受力的方式是一个三维的受力体系。   来自于桥梁技术的墙板整体结构过去多应用于巨构建筑和高层建筑的箱形转换,小型建筑中的墙板整体结构研究将为空间拓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墙板承重结构与服务系统整合导向以确定固定构件为出发点的设计方法。工业革命后服务设施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增殖到并渗透到建筑中来。现代建筑中服务系统与结构构件整合的探索中出现了三种方式。墙板承重结构与服务系统整合提供高度自由、灵活的平面布置。   全文分为四各部分。第一章阐述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理论背景、相关实践探索,界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第二章建立空间与结构体系的联系。通过具体案例解读墙板承重结构的受力特征、空间特征。第三章分析现代建筑中服务系统参与方式及其与建筑构件的整合关系及类型、墙板承重结构与服务系统整合方式。第四章结论部分,比较了墙板承重结构与多米诺体系形成自由平面的不同空间特征,及实现容积规划的两种结构类型。
其他文献
18世纪以来的技术革命的过程提供了建筑如制造业般批量生产的基础。历史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追求经济,高效以及适用的阶段。工业化大规模地生产建筑,打破了人们长期以来认为建筑
本文以我国单位制下形成的“大院型”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单位制以及单位大院的建设模式为我国所特有,有着深刻的制度、历史原因。单位大院的建设曾在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当
多孔金属材料作为一种工业化的产品,虽然是普通的建筑材料,可一旦应用于建筑的外立面作为表皮时就成了时髦的话题,吸引了许多建筑师的目光。由于制造技术和使用经验的差距,中国的
近年来住宅建设发展迅速,但是住宅建筑的质量的提高却没有达到应有的发展速度,住宅建筑的质量提高有限,房屋品质也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鉴于此,国家推行了住宅性能认定制
当今社会,旅游已逐步成为时兴产业和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于旅游消费需求的欲望也随之迅速膨胀,工作闲暇之余,追求休闲的生活方式已成为现代人身份构建的符码之一。当下为
学位
随着高校扩招和合并热潮的出现,我国高等学校的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一时之间各地新建高校、合并大学和大学城相继出现,高校用地以极快的速度在向外扩张。不过,在热潮过后,我
近年来,跨江发展逐步成为南京等国内沿江城市的重要实践课题。论文试图从规划的视角对城市跨江发展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一般演化机制,以及城市跨
珠三角凭借其改革开放先行和毗邻香港两个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和世界的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不断进行产业积聚、区域内部的体制改革和投资环境建设,已成为
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能力的增强以及全民健身的号召深入人心,使得各大中小城市大量兴建各种体育健身馆,但城市中心繁荣地区受地段的限制,要求节约土地、提高建筑容积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