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3年因提出“男女同工同酬”被推上《人民日报》,六十余年间,申纪兰成为中国唯一连任十二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受到过历任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4岁代表中国妇女参加第二届世界妇女大会,80岁高龄仍当选奥运火炬手,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典型”。申纪兰从一个普通农村妇女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政治符号、特指词汇,与媒介的“神话”运作密不可分。一切文本都是社会和历史的建构,是各种权力建制资源的再生产。因此,研究申纪兰媒介身份内涵变迁对理解中国政治典型人物塑造和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媒介“神话”运作的角度出发,以“符号——媒介运作——社会”为研究路径,分析中国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对申纪兰身份内涵建构的历史沿革以及对这种建构产生影响的各种社会压力,并以此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社会变迁过程。通过对1953—2015年《人民日报》申纪兰报道文本的历时性研究发现,主流宣传对申纪兰身份内涵的建构经历了从报道初期“国家合法性的显性表达”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全面反思中的仪式隐喻”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前,主流媒体对申纪兰身份内涵的建构核心强调“政治性”、“工具性”,其身份呈现是一种在国家意志范围内身份多元、内涵单一状态。这一阶段国家初建,媒体塑造出的申纪兰身份并不固定,而是随着“工具性”要求在妇女、人大代表、农民、党员干部、劳模甚至文盲这几种身份之间随时更换。尽管申纪兰呈现在媒体上的身份多元,但其内涵却趋同。申纪兰作为妇女具有雄性化的审美特征,作为人大代表具有集体主义特征,作为劳模和党员干部服务于群众运动,这几种身份妥帖地映照了当时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主题,具有国家主义的意识形态色彩。“工具性”在“文革”中被发挥到极致,申纪兰身份内涵建构完全服务于阶级斗争和领袖权威。1978年以后,社会各个领域都进入反思状态。对“文革”的否定成为获得新的合法性的来源,对社会极为敏感的媒体最先嗅到这种变化。《人民日报》中申纪兰人大代表身份逐渐被突出。但此时人大代表身份内涵已经发生变化,而是被置于法制和经济建设的框架之下。雄性化的性别标准也转向世俗社会女性个体审美,申纪兰作为母亲、儿媳的身份被建构。200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立五十周年,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年,在这两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年份,申纪兰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形成一个小高峰。至此,申纪兰身份内涵固定为中国政治建设“活化石”,同阅兵式等具有政治意味的符号一起,成为中国政治建设的集体记忆。媒体对申纪兰身份的再现转向仪式和符号的再现,申纪兰个人身份被抽空。媒介在通过对政治典型“神话”运作推广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在塑造受众的知识体系。随着媒介生态的变迁和消费主义的渗透,当申纪兰作为政治符号所象征的意义与公众期待的意义产生冲突时,也就意味着媒介“神话”运作出现了叙事危机。但这种叙事危机并不是彻底否定,而是被官方主流意识形态收编。媒介对“申纪兰”的媒介“神话”运作,根植于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之中,是一个复杂且深刻的过程。申纪兰的身份内涵就像一个文化隐喻,既代表着新中国成立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型,又映照多元主体在社会结构变迁和价值重构中的斗争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