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和发展的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一些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急功近利盲目开发建设活动和当地居民不当的旅游经营活动,直接导致了旅游文化资源的逐渐衰微,并加剧了所谓的乡村旅游“快餐化”现象。当今世界,经济正跨入信息社会的新时期,物质资本的地位在逐渐降低,文化资本日益成为一种主宰21世纪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资本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亦日趋突出。贵州省作为全国的少数民族大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主要以“村寨游”为主,其开展的民族乡村旅游主要是依托特色村寨及其群落开发的乡村深度体验型产品,这种旅游产品文化特性非常突出。本文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关于文化资本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综述法和结构——功能分析法,试图预设乡村旅游场域内的文化资本体系。在阐明什么是乡村旅游场域的前提下,分析这一场域内文化资本的种类、形态。在这些理论分析之后,提出乡村旅游场域中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的联系。并在理论预设的基础上,分析乡村旅游场域内的文化资本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提出文化资本的正确运作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前提条件,并进一步探讨充分发挥文化资本作用时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最后,以西江千户苗寨、花溪镇山村为个案,研究在具体的民族村寨中文化资本的运用,并以此说明文化资本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功用,意在引起对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资本的重视,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文化资本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