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个影响很大的重要社团。它在“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的旗帜下聚集起了当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优秀分子,试图寻找一条改造中国的道路。它的宗旨虽然宽泛朦胧,但是富有理想热忱和献身精神的有志青年却从中把握到一种根本的理想认同,在这个前提下,少年中国学会形成了一个思想自由、勇于探索、严于自律的对全国青年极富感召力的群体。他们曾试通过教育和实业两条途径进行切实的改造社会的实践,以此为根本性的社会变革奠定基础。这种意图作为社会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少中的很多成员却由此终身走上献身教育、学术的道路,为中国教育文化事业作出很大贡献。本文详细叙述了少年中国的筹备和建立的全过程及其活动,尤其侧重论述和分析了学会内部的种种思想争论,从“少中”成立起,在学会内部,围绕着怎样使学会宗旨更明确,怎样使学会活动更有成效,会员们始终在进行着认真的思考和坦诚的讨论。其中一部分会员倾向于通过明确一种主义选择,来对中国社会进行有力的政治改造。而更多的一部分会员,则倾向于在思想学术上进行探讨,希望学会形成和保持一种自由思想的学术氛围和学术传统。在南京大会上,这两种不同取向的分歧公开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会后又在学会月刊上继续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讨论的结果大多倾向允许会员参加政治活动,但拒绝了给学会标明主义而使学会政治化的主张。一部分会员始终坚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原则,并为在学会内坚持这一立场做了努力。历史证明这种努力有其永久价值。但是随着当时国内形势的发展,时局不容他们置身事外,他们改造中国的理想情怀也不客许他们不作为社会的良心发言。因此少年中国学会开始日趋激烈地对时局表态,这种政治参与又使选择何种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道路的问题更尖锐地摆到日程上来。学会内的国家主义派和共产主义派会员从各自的理论立场和党派立场出发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这种政治立场的不可调和导致了学会最后的分裂。少年中国学会最后经历了双重的分化:一、选择政治改造道路和坚持文化改造理想的会员间的分化;二、投身政治活动的会员中信仰共产主义和国家主义两者间的分裂。少年中国学会虽然解体,但它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历史。它的理想追求,它的思想探索,它为改造社会而做的实践努力,乃至它为寻找改造中国的道路而进行的思想论争,在当时都有很大的代表性,对后人也很有研究借鉴的思想启示意义。作为“少中”学会内一个重要思想政治派别的国家主义派,过去国内学术界研究的很少,本文也试图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评述,指出其理论失误,也肯定其理论探索中的合理成分,这一部分应当属于填补研究空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