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门口引黄灌区水资源供需分析与配置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对高质量生活迫切追求,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禹门口引黄灌区是山西省最大的灌区,涉及运城和临汾地区的11个县市。考虑到当地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考虑到山西省引黄指标仍有剩余,故拟增加黄河干流地表水取用量,来满足灌区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本文针对禹门口灌区引黄扩建工程进行水资源的供需平衡和合理配置方面的研究,具体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收集整理禹门口引黄灌区涉及区域相关资料,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取水工程建设概况。(2)对研究区现状水平年(2016年)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四个用水部门用水量进行分析计算,现状年总用水量42885万m3。其中农业灌溉用水量29643万m3,工业用水量10102万m3,生活用水量2840万m3,生态用水量300万m3,现状年用水存在供需矛盾突出、用水效率低、地下水严重超采的问题。(3)根据灌区水源情况及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分析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可知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无开发潜力,需增加引黄水减缓水资源短缺问题。(4)分析各用水部门节水潜力,通过优化作物灌溉制度、种植结构、渠系改造和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调整作物灌溉定额,提高水利用系数,农业用水可以节水33876万m3。(5)预测规划水平年(2025年)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需水量,总需水量76818万m3。其中农业灌溉需水量50179万m3,保证率75%;工业需水量17524万m3,保证率95%;生活需水量4277万m3,保证率95%;生态需水量4838万m3,保证率95%。(6)对龙门水文站径流变化进行分析,对来水频率为75%的典型年2015年的年径流来水量和需水量进行时段供需分析,全年36旬中,不满足供水需求的有12旬,旬最大缺水量为2469万m3,最大连续缺水量为9549万m3。可通过配套的20座调蓄工程供给,总调蓄能力11220.7万m3,可满足调蓄需求。(7)根据研究区的用水需求及供水情况,需引黄河水减缓水资源供需平衡存在的问题。遵循节约用水、合理利用、优化配置的原则,提出规划年各水源对不同用水部门的水量配置方案。禹门口引黄灌区规划水平年总配置水量为76818万m3,配置黄河干流地表水60255万m3(农业年引黄水39392万m3,工业年引黄水16026万m3,生态年引黄水4838万m3),配置当地地表水水量为6177万m3(全部用于农业灌溉),配置地下水量为8887万m3(生活用水4277万m3,农业用水4610万m3),再生水回用1498万m3(全部用于工业生产)。
其他文献
近年来,皮肤损伤修复问题已成为临床需要解决的医疗健康问题。脱细胞基质作为皮肤替代品因具有促进种子细胞粘附、增殖、维持干性、调控分化、挽救衰老干细胞活性、血管生成作用、富含丰富的生长因子等优点逐渐受到学者们关注与研究。目前,脱细胞基质制备方法繁多,性能评价缺乏系统性与综合性。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采用伽马射线灭菌+0.05%胰蛋白酶/EDTA脱细胞、过氧乙酸0.2%PAA/4%乙醇溶液(以下简称过氧乙
新骨和血管生成对于植入体骨整合都至关重要,且二者均受到巨噬细胞的免疫调控。纯锌(Zn)及其合金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生物材料,其腐蚀产物Zn离子可调节巨噬细胞的功能。外泌体是细胞内通讯的新型载体,然而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是否参与Zn离子介导的巨噬细胞免疫调节过程仍不明确。本课题首先采用不同浓度的Zn离子刺激巨噬细胞,并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相应上清液中的巨噬细胞外泌体。之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蛋白质印迹(W
形状记忆水凝胶(SMHs)是一类功能聚合物,能够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固定临时形状,当外界刺激改变时能够恢复到初始形状。由于SMHs具有与生物组织相似的含水量,可调的化学性质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显著特点,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智能材料之一。如何提高SMHs的机械强度和环境敏感度,使其在多种外界环境刺激下具有耐久性,持久的变形性和可控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于双网络水凝胶的提出,将具有可逆相互作用的多网络
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角膜扩张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角膜中央进行性变薄,向前突出呈圆锥形。作为典型的承载组织,角膜所受力学环境的改变是圆锥角膜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角膜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及结构的改变与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密切相关。病理条件下,角膜基质层胶原数量减少,蛋白聚糖含量改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角膜厚度及其抗变形能力降低,进而引发圆锥角膜。圆锥角膜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非炎症性眼科疾病,
五育融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质需求,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五育融合的本质是全面构建新时代育人体系,要求创新融合资源、培养学科综合素养、建构高质量育人体系。然而,育人活动变革进程中,五育融合呈现出认知片面化、目标形式化、实践单一化等问题。为激发五育融合的效能,推动五育融合不虚空、不简化、不变调,五育融合需要逻辑转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深化五育融合意涵;强化系统治理,建构五育融合教育体系;重视价值塑
玉米秸秆是我国分布范围广、产出量较大的一种农业废弃物,其资源化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秸秆还田是目前最好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但是,传统秸秆还田存在效率低、腐化周期长影响耕作及出苗、虫卵致使次年发生病虫害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干旱地区通过添加厌氧菌的秸秆还田方法。在田间随收割直接将秸秆破碎、喷淋特制的厌氧菌液体、打捆、包覆薄膜,就地放置腐熟,次年耕作前打碎散铺在土地里。厌氧菌既可加速秸秆的腐化,又
自然界中,生物体内硬组织的形成几乎全部基于矿化作用。基质小泡(MVs)通常被认为是人体骨组织中骨磷灰石形成的初始部位,其参与的矿化过程主要是由于囊泡内部Ca2+和PO43-离子浓度升高,导致磷酸钙最初沉积在MVs膜附近,并最终转化成为羟基磷灰石(HA)晶体。此外,有机基质基于聚合物之间可调节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使得植入式支架上实现仿生矿化成为可能。在此前提下,通过仿生矿化方法研究骨组织工程支架上
为了缓解能源压力和保护生态环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迫在眉睫。生物质具有储量丰富、来源广泛、可再生性及零碳排放等特点,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生物质中氮含量相对较高,在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含氮污染物,这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危害人体健康。热解是生物质的主要处理技术,也是燃烧和气化的首要阶段。因此,研究生物质在热处理过程中氮元素的迁移转规律及影响迁移规律因素,对生物质绿色开发利用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至
我国水资源仅占世界的6%,水资源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因素之一。水资源短缺与如何发展农业节水是我国不得不面对的主要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既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关系到生态安全。当前水资源浪费现象仍普遍存在,不完善的灌溉技术与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近些年来我国在推进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道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推广仍然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镁合金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被研究作为心血管支架植入材料。镁作为支架材料的突出优势:(1)镁的密度(1.74 g/cm3)与人骨密度(1.8-2.1 g/cm3)相近;(2)镁具有与人骨类似的力学性能,可有效避免应力遮挡;(3)镁的天然可降解性,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