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下颈椎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的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评价,探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收集了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80例患者。根据纳入标准:术前X线、CT或MRI证实有椎体或附件骨折或脱位,伴有间盘韧带复合体的断裂,脊髓及神经根等受压,出现神经症状者及SLIC(脊髓损伤分类系统)≥5分者;排除标准:轻微的下颈椎稳定性骨折,下颈椎骨折脱位不伴有脊髓损伤及无骨折脱位的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筛选。回顾性分析了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当时选择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其中前路组35例患者,特点包括:前中柱的损伤,即椎体的骨折或脱位突入椎管内、椎间盘或后纵韧带的破裂突入椎管内,骨折或脱位的同时伴有椎间盘的不稳定,共同从前方对脊髓组织进行压迫。后路组21例患者,特点包括:脊柱的后柱损伤即附件的骨折、脱位,黄韧带的破裂突向椎管,致压物从后方对脊髓进行压迫;部分患者伴有后方关节的脱位、交锁及骨折脱位合并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钙化。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推荐的AISA损伤分级及日本骨科协会推荐的JOA脊髓功能恢复评分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脊髓功能进行评定,评估脊髓功能改善情况和恢复率。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解剖复位满意度,并运用SUK法对术后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估。应用SPASS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8个月。通过两种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治疗的结果为:前路组手术时间为:70±20min;后路组的手术时间为:120±30min;两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前路组术中出血量:150±80ml;后路组术中出血量:500±180ml;两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无大血管、气管、食管及脊髓的意外损伤等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复查颈椎X线提示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颈椎椎体序列、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也均得到较好的恢复。随访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骨不连及假关节形成的现象及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其中前路组于术后12±2周得到植骨融合;后路组于术后14±2周得到植骨融合,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的随访:前路组骨性融合率94.2%,后路组骨性融合率92.3%,两组间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评估脊髓完全性损伤和部分脊髓损伤严重的患者(术前AISA分级:A级8例,前路组5例,后路组3例;B级3例,前路组2例,后路组1例)术后随访过程中脊髓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但上肢麻木、放射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两组中的其余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AISA损伤分级较术前平均提高1-2级,其中前路组平均提高1.5级,后路组平均提高1.3级,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JOA脊髓功能恢复评分:前路组35例患者术前均分:6.5±3.5分,后路组21例患者术前均分:6.5±3.2分,术前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时随访前路组均分:12.8±3.6分,后路组均分:12.8±3.4分,两组术后12个月时均较术前均分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12个月时术前组改善率:70.5±15.6%,术后组改善率:68.4±13.2%,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方式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均可使损伤节段获得稳定及满意的解剖复位,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较好的恢复。但需要根据患者的损伤类型、损伤部位及脊髓受压的位置,个体化的选择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