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对于反讽的语用研究主要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等角度进行。本文仍以言语行为为理论基础探究《了不起的盖茨比》原著与汉译著中反讽语言,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1)宏观反讽言语行为和微观反讽言语行为在原著和汉译著中有哪些区别? (2)哪些语用因素影响着这些区别的产生? (3)宏观和微观反讽言语行为的施行在原著和汉译著中有怎样的特征? 我们以Van Dijk和Haverkate对反讽言语行为的分类为基础分类语料,结合语用语言和社会语用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宏观反讽言语行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译著中从对于男主人公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描写看小说主题的深度不如原著显著。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主要指作者呈现给读者其对于主人公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叙述,且这种叙述与当时大多数受经济萧条影响的人们的真实的穷困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明显差异的这一行为。巫宁坤呈现给读者的译文叙述遵循原著内容,但由于译著读者所在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存在不同,在理解译著中主人公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描写且依靠该描写突出的主题时受自身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体会到的小说主题深度会有偏差,因而在汉语环境中小说揭示一个膨胀的美国社会及其价值观的主题不如原著深刻。 (2)微观反讽言语行为的区别体现在三种反讽言语行为的反讽力度,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由于汉语词汇的特殊含义、主语的改变、指令性反讽言语行为向阐述性反讽言语行为转化等原因,反讽力度增强;二是由于译文中转折连词和主语的增加以及译者的直译风格,反讽力度不如原著中强。社会语用和文化语境因素影响微观反讽言语行为效果,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面子、职业折射出的社会地位、集体主义、利他主义、汉语文化中含蓄的民族特征和以和为贵的民族传统。 (3)原著与译著中宏观反讽言语行为的施行相似。而就微观反讽言语行为的施行而言,在译著中,相比指令性反讽言语行为和表达性反讽言语行为,阐述性反讽言语行为更常见施行且更有效表达话语意图,而原著中三种反讽言语行为的施行差异不明显。 本研究对于英汉跨文化人际言语交流的提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了解汉英中言语反讽的差异有利于减少跨语言的人际交流阻碍,促进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