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彝族的祖先创造了璀璨的精神财富与丰富的物质财富。作为彝族的传统乐器之一,月琴是最能够将彝族文化特色展现出来的一项重要物质文化载体。而制作月琴的技艺,更成为了活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留物”。尽管在云南彝族地区,月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然而却鲜有楚雄州南华县镇南月琴的踪迹。2005年11月,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镇南月琴制作技艺位列其中。然而当前仍然掌握镇南月琴传统制作技艺的匠人仅有两人,一位是南华县龙川镇西街的郭庆云,另一位是南华县岔河村委会大岔河小组的李树明,两人均已年过半百。从当前镇南月琴制作技艺的传承情况来看,由于学习投入偏高、学习周期较长、收益不佳等问题,若不注重技术的传承和保护,镇南月琴制作技艺极有可能面临失传。因而必须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对镇南月琴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的路径加以研究和探讨,并借此在学术研究以及实际运用层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案例借鉴与参考,便是此研究的意义所在。本文以镇南月琴及其制作技艺为对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出发,观察其文化生境、分析其在时代变迁下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保护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并尝试提出解决思路。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选题缘起、田野点概况、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学界对相关问题从不同角度切入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从自然和人文层面观察和梳理了镇南月琴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土壤;第三部分以实体存续的“物”为观察角度,介绍了镇南月琴的起源与流布、材质与构造、图案与纹样、制作工艺流程以及演奏技巧;第四部分描述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前后镇南月琴制作技艺在传承中的衍变与困境,并从镇南月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被挑选、被放大、被分离的角度出发对镇南月琴保护传承的困境进行了探讨;第五部分尝试从文化内涵、文化自觉、整体性保护、传承手工艺为核心以及打造文化品牌为创新的角度提出解决思路;最后是文章的结语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唯有不断总结与反思,才是不断进步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