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区震后泥石流坡面物源起动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dazh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坡面物源是泥石流灾害的重要物质来源之一。汶川8.0级强震诱发大量同震地表破裂,导致坡面物源在震区广泛分布,在降雨入渗、坡面冲刷作用下以沟蚀、片蚀、浅层坍滑、坡面阵性流等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方式参与坡面泥石流活动,汇入沟道对沟道物源进行补给。根据现场调查结合相关勘查资料,坡面物源总量及动储量占流域内物源总量比例较大,已成为震后泥石流物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源的起动机制和动储量计算对震后次生泥石流灾害预警预报和治理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坡面物源起动机制及动储量计算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设计开展室内正交模型试验,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坡度、草本植被密度组合条件下坡面物源起动模式,揭示坡面物源降雨起动影响因素敏感性排序,建立了根系固土力学模型,分析了坡面物源失稳破坏力学机制,同时将RUSLE模型应用到坡面物源动储量计算中,提高预测计算的准确性;在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坡面复绿草本植被根系对坡面物源渗流场的影响。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坡面物源降雨起动敏感性分析结果来看,坡面物源失稳起动影响因素的主次排序为:坡度>雨强>植被覆盖密度。且“陡坡+强降雨+最低植被覆盖率”组合条件最利于坡面物源失稳起动。(2)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来看,坡度是控制和影响坡面物源的起动过程的主要因素,坡面物源起动破坏过程可分为冲刷沟蚀型、整体失稳型两种类型。冲刷沟蚀型坡面物源失稳破坏阶段为:初期浸润→局部饱和、面蚀→坡体沉降、局部蠕移→局部失稳、坍滑→局部坡面泥石流;整体失稳型坡面物源的失稳阶段为:初期浸润→整体失稳→蠕移、坍滑→溯源侵蚀→大面积暴发。(3)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坡面物源侵蚀动储量估算法(侵蚀厚度×侵蚀面积)存在一定的粗放性,在陡坡物源情况下,按现有工程经验计算得到的坡面物源动储量与RUSLE方法计算结果相差最大达222%,在掌握流域内降雨数据、植被覆盖情况、物源岩土体参数等资料的情况下,可综合考虑坡面物源侵蚀各影响因素,利用RUSLE模型计算单位面积坡面物源年侵蚀量,再换算为工程有效期内的动储量结果更加准确。(4)从渗流场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在相同降雨历时(1200s)条件下,根系土仅局部浅表层处于饱和状态,裸露坡面则整体达到饱和,且在同一组模拟中根系土内基质吸力降低速度滞后于下层土体。(5)从位移场的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坡度是控制坡面物源在降雨条件下变形的关键因素,45°坡条件下坡面物源蠕滑变形较30°坡更显著。在30°坡条件下,含根系坡面与裸露坡面的位移场分布整体上无显著差异。从监测点位移变化情况来看,30°坡条件下根系加筋作用使坡体蠕滑变形量降低12.5%,低于同种工况下45°坡面根系加筋作用对坡面的抑制效果(17%)。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1例下肢DVT患者的声像图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下肢DVT表现为管径增宽,内充满较均匀的低回声,加压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鲫、鲢、草鱼肌肉中Ca、Fe、Cu、Zn元素含量进行测量。样品用干法灰化和湿法消解。结果表明3种淡水鱼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其中草鱼中Ca含量高,鲢中cu含
为探索TiO2光电催化氧化体系中·OH的产生规律并加速该技术的实用化,根据光激发TiO2体系的特点,借助阴离子交换膜,建立了采用邻二氮菲-Fe(Ⅱ)分光光度法测定TiO2/Ti光电催化体
目的:通过整理近10年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文献,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文献用药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用药规律,总结相关治法,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正>2016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常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12月4日-5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主办,东北林业大学承办。教育经济学分会
对于公务员培训来说,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是非常关键的。公务员通过培训,获得工作的相关技能,提升工作能力,满足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县城基层公务员是数量最多,且和群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