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正义之战,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兴旺的一个里程碑。在这场战争中,社会各界爱国人士都在为保卫祖国而奋斗,其中《黄河大合唱》更是文艺界的经典不朽之作,它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而它的产生就像是中华民族向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爱国人士吹起的冲锋号,鼓舞着中华民族不卑不亢,誓死拼搏,奋力保卫我们的祖国,也激励着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都站出来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携手奋斗。然而,到了今天,《黄河大合唱》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全世界的华人为之骄傲自豪。《黄河大合唱》创作至今已71年,经历了这么久的岁月磨练,它弘扬的民族精神和它散发的独特魅力更加耀眼,堪称中华民族的不朽史诗,它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原因在于它的本身具有完美的创作技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黄河大合唱》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所以研究它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大的时代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作者的成长环境也深深影响着作品,本论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别是《黄河大合唱》的产生,它的音乐文学特征,歌词与乐曲的完美配合,还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的主体部分是文章的第三、四两章,主要论述《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文学特征和词曲配合,这两个方面,笔者将先从宏观上把握《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的音乐文学特征,从演唱形式、表达的丰富情感、运用的多种辙韵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然后再依次分析八个乐章的词曲配合,《黄河大合唱》既是诗,又是乐,它将文学美和音乐美完美无瑕的融合成为一体,而每个乐章又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笔者阅读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发现全面分析《黄河大合唱》和其词曲配合方面的著作还不是很多,于是,笔者从音乐文学方向对《黄河大合唱》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对中国的歌词创作起到一些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