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华北平原小麦健康生长生理机制及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在植株体内的吸收和分配规律,分析耕作和培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本试验于2008-2009年在获嘉县照镜镇前李村高产田进行,通过在田间设置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模式处理,选用矮抗58作为试验材料,系统的研究了植株形态以及养分利用和产量构成,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模式对小麦生长生理、养分积累及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1.深耕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作物的根系发育,更好的从土壤中吸取养分,深耕能够有效的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植株干物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对结实小穗、成穗率有显著的提高;秸秆还田能够为植株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植株的生长,并且提高植株的干物质量,且对成穗数及产量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产量能达到7955.63 kg/ha,与浅耕相比平均增长了10.2%。
2.深耕处理有利于营养器官中的氮素的吸收及积累,并且对籽粒中氮素的吸收和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深耕处理成熟期的营养器官氮积累百分含量与浅耕处理的氮积累百分含量差异明显,说明深耕能够有效利用氮素;秸秆还田处理对氮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机肥处理对氮的吸收积累无明显的效应。而深耕处理对磷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但几个处理对钟的吸收、积累及分配和转移没有明显的效应。
3.深耕+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叶绿素含量,有利于群体干物质量的积累,从物质生产来分析,成熟期生物量7.69g/杆。其中,深耕+秸秆还田对作物的产量具有显著的提高,且与浅耕相比增加了21.3%,对植株氮素的积累和分配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于磷、钾的吸收、积累、分配和转移没有明显的效应。
4.深耕处理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对于提高含水量,降低容重及增加土壤孔隙度具有促进作用,且能显著的提高土壤酶活性,并且深耕处理土壤速效氮比浅耕的速效氮高2.902~9.3%、速效钾含量比浅耕处理平均高出14.3%,浅耕处理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深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