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和培肥模式对小麦生长生理影响及养分运转规律的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rge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华北平原小麦健康生长生理机制及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在植株体内的吸收和分配规律,分析耕作和培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本试验于2008-2009年在获嘉县照镜镇前李村高产田进行,通过在田间设置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模式处理,选用矮抗58作为试验材料,系统的研究了植株形态以及养分利用和产量构成,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和培肥模式对小麦生长生理、养分积累及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1.深耕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作物的根系发育,更好的从土壤中吸取养分,深耕能够有效的提高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植株干物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对结实小穗、成穗率有显著的提高;秸秆还田能够为植株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植株的生长,并且提高植株的干物质量,且对成穗数及产量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产量能达到7955.63 kg/ha,与浅耕相比平均增长了10.2%。   2.深耕处理有利于营养器官中的氮素的吸收及积累,并且对籽粒中氮素的吸收和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深耕处理成熟期的营养器官氮积累百分含量与浅耕处理的氮积累百分含量差异明显,说明深耕能够有效利用氮素;秸秆还田处理对氮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机肥处理对氮的吸收积累无明显的效应。而深耕处理对磷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但几个处理对钟的吸收、积累及分配和转移没有明显的效应。   3.深耕+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叶绿素含量,有利于群体干物质量的积累,从物质生产来分析,成熟期生物量7.69g/杆。其中,深耕+秸秆还田对作物的产量具有显著的提高,且与浅耕相比增加了21.3%,对植株氮素的积累和分配具有促进作用。而对于磷、钾的吸收、积累、分配和转移没有明显的效应。   4.深耕处理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对于提高含水量,降低容重及增加土壤孔隙度具有促进作用,且能显著的提高土壤酶活性,并且深耕处理土壤速效氮比浅耕的速效氮高2.902~9.3%、速效钾含量比浅耕处理平均高出14.3%,浅耕处理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深耕处理。
其他文献
极地海洋沉积物成分复杂、营养丰富,蕴藏了大量的微生物,极地的特殊生境造就了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新颖性。利用极地微生物筛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菌株和活性代谢产物,对于
我们小组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完全由二价钯催化循环的反应,基于此,本论文开展了炔烃氮钯化启动的烯基钯对分子内羰基或环己二烯酮加成的串联反应,构建了一些吲哚并环结构。本论文主
N-甲基吡咯烷酮(简称NMP)精制是埃克森公司和德士古公司七○年代中期开发推出的润滑油溶剂精制工艺,国外大量的溶剂精制采用此项技术,目前国内润滑油NMP精制技术未能够推广应用
本论文综述了螺旋藻、藻胆蛋白和染料敏化TiO2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螺旋藻的培养、藻胆蛋白的提取及其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敏化作用。首先采用Z氏培养基对所购螺旋藻种进行实验室扩大培养,观察了其生长情况,并通过定期监测,绘制了生物量-时间曲线。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以废水、海水为营养源进行混合培养的方法,得到了最佳废水/海水混合配比,这种方法培养的螺旋藻为藻胆
本文对低比例甲醇柴油的助溶剂选择、橡胶溶胀性、粘度特性和蒸馏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DMC与助溶剂异辛醇有协同作用,异辛醇用量随添加剂中DMC比例的增大而降低
本文首先制备了蒙脱石-氯化镁复合载体,然后负载不同的活性组分制备了一系列的聚乙烯催化剂,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将优化出的催化剂用于乙烯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