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它萌芽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它长期遭到冷落,到了近代,在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倡导和影响下,问题教学才开始逐渐普及并形成潮流。近代,我国问题教学的发展是从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开始的,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理论影响了陶行知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苏联问题教学的研究成果引进我国,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对问题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张富老师是较早从事这方面研究且成就最大的一个。他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着手此方面的实验,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将传统问题教学改造成了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问题组合”式教学。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问题教学模式逐渐失去了应时作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具人文性、创新性的问题教学形式——学生“自主质疑”式教学,它是由新一代语文名师李镇西所首倡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问题教学形式。从“问题组合”式教学发展到学生“自主质疑”式教学,期间跨越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间语文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通过两种问题教学模式的兴衰更替得到印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两种问题教学模式的异同,来探究问题教学的发展规律,旨在提高教育者在此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决策水平。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问题教学的概念、起源,并依次介绍它的古代传承、近代发展及现代变迁的历史,突出问题教学的“开放性”特征。第二章,主要剖析两人在语文观、教学观、师生观等方面的差异,揭示形成两种问题教学的内部动因。第三章,主要对张富、李镇西问题教学的方法论进行比较分析。两人的问题教学模式虽然形式各异,但同属问题教学,在方法论上有相同之处:两人都认识到内部动机对于学习者的重要意义,教学中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变“传授知识”为“促主动求知”;两种问题教学也有区别:张富老师注重问题设计的“标准化”,而李镇西老师则重视“个性化”;张富老师的问题来自教材,而李镇西老师的问题则立足教材,又面向生活。第四章,主要对张富、李镇西问题教学的具体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两人在问题教学上有相同之处:都以“问题”为手段介入阅读教学,以“合作”为方式实现问题解决,以“问题”为突破口开发学生潜能。二者的区别为:其一,问题产生方式不同,张富老师重视预设,而李镇西老师则追求生成;其二,思维训练的方向不同,张富老师注重“求同”式思维训练,而李镇西老师则重视“求异”式思维训练。第五章,主要论述两人问题教学对新课改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理论启示:其一,学生质疑比教师提问更有意义;其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其三,知识教学不应淡化;其四,“训练”与“感悟”应相容共生。在实践方面主要分析了“自主质疑”式教学难以推广的原因,指出了提高学生质疑质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