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探讨硝菔通结加减方通下作用的相关机制,为硝菔通结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13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将所有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功能性便秘(FC)模型组10只,A1B1组(硝菔通结方-1/3芒硝+2倍桃花)10只,A1B2组(硝菔通结方-1/3芒硝+4倍桃花)10只,A1B3组(硝菔通结方-1/3芒硝+2倍槟榔)10只,A1B4组(硝菔通结方-1/3芒硝+4倍槟榔)10只,A1B5组(硝菔通结方-1/3芒硝+1倍桃花+1倍槟榔)10只,A2B1组(硝菔通结方-2/3芒硝+2倍桃花)10只,A2B2组(硝菔通结方-2/3芒硝+4倍桃花)10只,A2B3组(硝菔通结方-2/3芒硝+2倍槟榔)10只,A2B4组(硝菔通结方-2/3芒硝+4倍槟榔)10只,A2B6组(硝菔通结方-2/3芒硝+2倍桃花+2倍槟榔),硝菔通结方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灌胃。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不同的硝菔通结加减方灌胃治疗,治疗28天结束,治疗过程中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粪便性状,测量粪便含水量,处死各组大鼠,采血,ELISA法检测内毒素水平;取结肠黏膜组织,DGGE法检测肠道菌群。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组间比较,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硝菔通结方的泻下作用 与模型组比较,经过硝菔通结方及其加减治疗后,便秘大鼠的粪便性状明显改善,粪便含水量明显增多(P<0.05)。 2.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硝菔通结加减方灌胃4周后,除模型2组外,其余各组的内毒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 3.肠道菌群的变化 硝菔通结加减方灌胃4周后,模型2组外与其余各组的结肠粘膜菌群物种丰富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变化(P<0.05)。 结论: 1.硝菔通结加减方组可以改善便秘大鼠的粪便性状和含水量,对便秘大鼠具有显著的通下效果。 2.硝菔通结加减方组大鼠的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降低,提示硝菔通结加减方的通下作用可能与改善便秘大鼠的血清内毒素水平相关。 3.硝菔通结加减方组大鼠的肠道菌群物种丰富度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增多,提示硝菔通结方的通下作用与改善便秘大鼠的肠道菌群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