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专利分离式侵权判定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专利侵权现象的日益增多,一种针对方法专利的新型专利侵权形式开始出现,即“方法专利分离式侵权行为”。所谓“方法专利分离式侵权行为”是指方法专利本身的权利内容由不同的行为人分别实施的侵权形式。在该种行为中,多方行为人在无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各自实施了专利步骤中的一部分,但是未有一方行为人独自实施了全部的专利步骤。该侵权行为对于专利权人造成的后果与普通的侵权行为是一致的,均造成了专利权人的专利未经允许而被实施,行为人的行为应当受到规制与惩罚。但是,目前我国以及许多国家并不能依据法律将此类行为认定为专利侵权。这也造成了一种专利困境——方法专利分离式侵权行为究竟应当如何侵权判定?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应当明确方法专利分离式侵权行为不能进行侵权判定的原因。2018年,中国大陆第一个涉及方法专利分离式侵权行为的案件——“西电捷通诉索尼”案审结,该案经历两审审理,一审与二审法院对于该问题作出了完全不同的认定。以该案为例,对于这个专利困境可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首先,从直接侵权角度分析,我国《专利法》要求专利直接侵权符合“全面覆盖原则”,但在方法专利分离式侵权中,行为人既未独自实施全部侵权步骤,也未与其他行为人存在侵权意思联络,因此不构成专利直接侵权。其次,从间接侵权角度分析,专利间接侵权的主流学说要求有直接侵权作为前提存在,在直接侵权不成立的前提下,其也不成立专利间接侵权。此即为经过两审审理,索尼公司的方法专利分离式侵权行为未被认定为专利侵权的原因。要解决该问题,必须解决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的适用与协调问题。可以创新性地借鉴美国的“指挥与控制学说”,将类似AS、AP服务商的他方行为人之行为吸纳入被诉行为人的行为中,从而成立专利直接侵权。或者以“非法盗用学说”为基础,通过借鉴《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来认定该行为构成侵权,从而解决方法专利分离式侵权困境。
其他文献
我国农村税费改革是又一次农村重大改革,由于还处在试行阶段,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制度经济学模型来解释产生问题的原因.
随着医改的推进,内部审计作为约束和监督机制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但对于处于转型和改革时期的乡镇卫生院,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因此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体会,对加强乡镇
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文章通过论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四个策略:语境的增补与建构,新旧知识的体系化链接,缩小信息差和创设新图式激
我国手机游戏应用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手机游戏所覆盖的人群中,中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群体所占比重也愈发重要。伴随着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手机游戏涵盖的功能从单纯的娱乐消遣性向社交互动性发展,中学生交流、讨论游戏的现象已经随处可见,手机游戏已经成为中学生进行社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说,游戏既是中学生主要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开展社交活动的重要方式。由此,系统研究和梳理中学生手机游戏信息交流特征对于正
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出口贸易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迫使中国从其他地区寻求突破。2013年9月,中国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