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的问题与对策——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实施开展了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组织动员近百万名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基层和受灾地区,发挥自身的知识智力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服务。其中,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的文化下乡和农村扫盲活动,可以看作是我国大规模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的开始。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大城市中开始出现专门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教育场所--打工子弟学校。打工子弟学校的产生,也为大学生支教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特别是在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2005年“三支一扶”计划之后,打工子弟学校开始普遍成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主要支持和帮扶对象,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生社团本着“为流动儿童献爱心、改善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的愿望,纷纷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打工子弟学校,开展支教活动。 从1997年,首师大晨曦社作为北京第一个参与流动儿童支教的大学生社团开始,到现在打工子弟学校大学生支教已经有了10多年的历史。在这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支教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大学生支教的进一步发展,还对打工子弟学校产生了一些困挠。因此,如何解决大学生支教的问题,提升大学生支教的效果,就成了现阶段大学生支教的当务之急。
其他文献
主体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缺乏主体性的个人其实就失去了作为人的意义。人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在作用的客体面前成为人、成为主体的。从古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
简要介绍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产品的分类,并从试验角度阐述了依据不同技术标准进行型式试验时,试品的准备、数量和选取方法及有关试验项目的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