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宾格假说一直以来都是句法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许多学者利用这种假说对汉语非宾格动词进行了研究,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比如,对于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许多学者主要从格理论和轻动词进行了阐述,但这些理论没有普遍应用性。汉语非宾格动词带宾语句式中,除了动词后的受事论元外,句首还有个名词短语。传统的语法无法给这些名词短语指派合适的角色。研究表明,这类句子都属于带有中间论元与内在论元的二元非宾格句。非宾格动词前的名词短语在论元结构中都担任经验者的角色,在句法结构中都位于标准的主语位置,它们到达主语位置的手段不是移位,而是基础生成。黄正德(2007)指出,不仅一元动词分为非宾格和非作格动词,二元和三元动词也可以分为非宾格和非作格动词。因此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归结于非宾格系列和非作格系列中。在汉语的双宾结构中,“给、予”类动词属于非宾格系列,“偷、抢”类动词属于非作格系列。非宾格系列描述一切以受事为中心的事件,而非作格系列则代表一切以施事为中心的事件。我们把“给、予”类的双宾结构分析为三元非宾格结构,即一个宾语(受事)及两个主语(致事和历事),“偷、抢”类动词的双宾结构分析为三元非作格结构,即一个主语(施事)及两个宾语(受事和蒙事)。被动句式中的动词也被看作是一种派生的非宾格动词,它是由相应的及物动词形成。经过被动化的操作过程,原来的及物动词的外论元受到抑制,同时动词也丧失了原有的及物性,从而成了不及物动词。被动动词在宾语位置上基础生成的宾语有时仍可保留在原位,这是汉语具有显性非宾格现象的一个证据。本文认为,动词之后的论元名词组虽然从动词那里无法获得宾格,但可以将空主语位置的主格继承过来,汉语的名词词组移位则是为了生成一个无标记话题。在论元名词组留在原位的同时,汉语非宾格句子允许句首位置出现一个表示领属的名词组。该领有名词组应该分析为基础生成的标记性话题,由述语中的语义变量所允许。论元名词组进入空主语位置则生成受事主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