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生于音乐世家的黄安伦是我国当代著名音乐家、指挥家、教育家,是长期活跃在西方的中国作曲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一位多产的作曲家,所创作的作品体裁多样。他出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岁,从小就显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由于1968年“文化大革命”的高压政策,他与其中央音乐学院68届同学都“被下放”到塞北地区的张家口军垦局农场参加劳动。在被下放期间虽然身心疲惫吃尽了苦头,但是在那里他遇到了对他音乐创作理念有很大影响的恩师陈紫,他跟随陈紫学习中国民间音乐及歌剧创作。跟随陈紫之后,黄安伦把小时候生活环境中受到的感性熏陶上升为了理论知识。在20世纪初期,欧洲的钢琴艺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中国的钢琴艺术刚刚开始。20世纪上半叶,由于受到抗日战争的摧残和经济萧条的影响,钢琴音乐的发展一直很缓慢。到20世纪下半叶,国内战争使国家动荡不安,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文化艺术遭到了残酷压制,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也几乎被扼杀。1967—1976年的文革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黑暗的十年,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特殊性。这一时期政治经济遭到了严重打击,文化上也因为“极左思潮”的盛行进入了“一元化”的境地,钢琴作为“资产阶级贵族”乐器遭到了无情的封杀。钢琴创作更是举步维艰,一些作曲家为了使钢琴创作在夹缝中求得一丝生存,选择了对古代传统器乐曲或者民间音乐加以丰富的织体和变奏使其钢琴化。黄安伦的《序曲与舞曲》是这一时期不可多得的一首原创作品。《序曲与舞曲》创作于1974年,但直到1977年由著名钢琴演奏家刘诗昆在北京的首演才使这首作品开始为人所知,并很快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等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真正的钢琴原创作品极为有限,在这一特殊阶段,黄安伦先生仍然创作了《序曲与舞曲》这样一首优秀的钢琴作品实在是难能可贵。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对于一个泱泱大国来说钢琴音乐创作有了极大的进步。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钢琴艺术饱经风霜雨雪的洗礼,一步步走到今天,而一些特定时期钢琴音乐创作的社会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序曲与舞曲》作为文革时期的“原创幸存者”是一首值得研究的宝贵作品。目前国内外关于黄安伦及其这首作品的研究资料较少,笔者从亲身实践出发,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通过对《序曲与舞曲》的本体分析,逐渐把握作品的风格特征,根据自己的演奏实践,从旋律、织体、力度和踏板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较系统地论述。望广大钢琴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能对中国作品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层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