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城镇化处在快速发展期,城市住房的需求与改善面临巨大挑战。在北京等特大城市疏解中心城区人口的过程中,住房建设的规划调控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位(location)成为消费者住房选择的首要因素,也是通过合理引导,使城市人口和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城市就业、公共服务设施与交通的空间规划布局,引导商品住房建设的区位分布和调整,结合用地供应规模与建设强度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不同区位的住房建设规模进行调控。论文以北京为例,基于文献与规划政策背景研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描述近十多年来城市商品住房数量、户型与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空间规划通过在就业、公共服务设施与轨道交通等领域的调控,结合居住用地控制,对城市住房区位的影响过程。研究构建了一个描述城市住房市场空间分布并阐释规划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框架,并对城市的发展提出空间规划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城市人口聚集的基本因素是就业和住房条件,北京市政府虽能长期严控户籍人口增量,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缺乏有效手段阻止常住人口快速增长。大量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流动人口对低水平居住条件(如棚户区、城中村)有较强承受能力,当前高涨的商品房价格和尚不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对这些非户籍人口的住房需求影响相对较小。(2)在国家土地与住房制度改革推动下,北京商品房价格的区位分布,以及空间规划通过在就业、公共服务设施、轨道交通等领域的调控对房价区位的影响,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本一致。但由于居民生活工作方式与地域文化偏好等因素,城市住房的户型面积与收入群体的空间分布与西方理论存在明显差别。(3)北京住房建设的空间变化呈现“被动郊区化”。在就业布局进一步向中心城区聚集的同时,中心区建设用地的供求失衡和空间规划对建设强度的控制,以及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均使房价进一步提高,也促使商品房向新城区大规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轨道交通引导住房建设向新城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其中新市民和小户型居民显示出对长距离通勤较强的承受能力。(4)北京住房建设的规划调控有助于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减轻基础设施负担。但在住房建设“被动郊区化”过程中,房地产增值收益主要由中心城区的开发商与原有住房所有者获取,而租户与首次购房家庭(尤其小户型居民和在正规部门就业的中低收入新市民)会因在新城区居住承担更多通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