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烟草从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以来便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吸烟之风的盛行也贯穿了有清一代的始末。清代文人不同时期的烟草诗文创作也蕴含着他们不同时期的创作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心态演变的轨迹与特征。第一章,从我国民间关于“烟草起源”的传闻入手,梳理了烟草在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的路线,进而归纳并分析了烟草在明清之际在我国传播的路径,并总结了烟草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传播的原因;第二章,从清初的禁烟政策中探讨了烟草能够在统治者明确的禁烟态度之下仍然广泛传播的原因,并分析了烟草在清初上层社会精英之间的流行情况。也正是当烟草进入了上层文士大夫的视野之中,才产生了关于烟草的文学创作。清初文人对烟草的文学形象塑造,多集中在“提高烟草的地位”、“描写烟草的烟气”、“塑造与烟草相关的美人”等角度之上,并且在具体的文本创作当中承载了他们在咏物诗新题材的刺激之下,用诗文的形式进行了对儒者学识的补充,和对美人与烟草的关照;第三章,从乾隆时期统治者禁烟政策的转变入手,分析了乾嘉时期烟草文学作品的发展,并以其间依次成规模的“烟草唱和诗”为例,总结了这个时期文人创作烟草诗文时更加用心和细致的艺术手法;第四章,以乾隆时期扬州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小玲珑山馆”的文学活动为中心,具体分析了以厉鹗为代表的“烟草词”创作、以全祖望为代表的“烟草赋”创作,以及“烟草文”的趣味性表达,从而进一步总结了乾嘉时期烟草文学作品的繁荣多样,进而分析了这个时期文人在创作烟草诗文时求新求异的心态和背后对政治的疏离感;第五章,依次分析了清代中后期烟草诗文里关于烟筒诗、鼻烟诗、水烟诗、烟技诗以及女性自身的烟草诗文创作,从而总结了清人吸烟方式和烟草文学创作的多样化表达,并探讨了嘉庆以后烟草诗文向浅俗化倾向的书写;第六章,从清代烟草诗文中梳理出反对种烟、吸烟的文人和作品,归纳并总结了反对烟草的声音中“强本抑末”、“危害健康”和“反对流俗”的理由与角度,强调古人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并为我们今天正确对待烟草制品提出见解。总之,本文立足于烟草文学作品的文本,通过对清代各个时期烟草诗文的梳理和分析,挖掘其中的文学价值,探讨烟客文士的创作心态,从而使烟草诗文得到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