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出现了生态资源存量和资源再生能力不断下降的情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因素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实现禁止开发区区域内部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探索适合区域特色的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机制逐渐成为界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研究以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研究,在总结前人关于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理论与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十万大山生态补偿的基本情况,采用CVM和CE模型测算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标准,试图对禁止开发区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优化。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全书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研究: 论文的第一部分包含第一章和第二章,是研究的基础部分。首先介绍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提炼和分析,了解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然后,对研究涉及的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以及生态资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探讨,重点讨论了以上理论与生态补偿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为下文开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包含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研究的实证环节。第三章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理论基础,选择条件价值法(CVM)和选择实验法(CE)开展研究。第四章,首先在参考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理论模型的要求进行设计问卷,并通过预调查对问卷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正,形成了正式调查问卷。其次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对调查区域的概述和基础数据的分析。第五章分别运用CVM和CE对十万大山的价值进行系统评估,通过构建模型来估算居民的支付意愿,从而确定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标准。 论文的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先通过对禁止开发区生态补偿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总结,再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如:加快完善相关法律,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拓宽补偿资金的来源,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因地制宜,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方式。 最后第四部分是第七章,即研究的结论、不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