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理是属于人文理论的研究范畴,主要渗透于社会、经济、生存的各个方面。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源头,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表现和反响了伦理精神。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流失逐渐成为困扰世界各国财政工作的一个难题,税收流失不但减少了财政收入,而且弱化了税收宏观调控功能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延缓了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国的税收流失情况愈演愈烈,税收流失不仅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了经济学界和伦理学界研究的重点。“税收”作为政府组织财政收入、实现公平目标的重要工具,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应从经济学的视野进行研究,而且还应该从伦理学的角度加以思考。税收蕴含着伦理精神,并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其实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精神,包括伦理精神。伦理精神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渗透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具有公平分配收入和宏观调控等职能,能够解决社会分配不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助于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保障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之一就是保持这种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使社会和谐发展。因此,税收体现和反映了伦理精神。税收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均衡,与其说是一个经济问题,不如说是一个伦理问题。因为伦理精神既是实现公平的保证,也是追求效率的动力源泉,更是实现公平与效率均衡的支点。作为一国经济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税收领域,其公平与效率均衡的实现同样离不开伦理精神。税收从经济意义上讲,是实现国家职能,人民福利的底子和条件,是影响国家和私人物质优化分配的重要因素,与小我私家息息相关。从执法意义上讲,国家立法、执法等职能的有机配合和制衡,是保证国家税收的重要本事,而这又与执法主体和纳税主体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国家作为一种存在形式,职能便是做私人不能不及做或不愿做的,为大众提供大众物品。国家为社会提供大众物品,须要强有力的财政做后援。从理论上讲,国家获取财政收入的途径有许多,如增发钱币、收费等,但这些要领存在固有的缺陷。因此,当代国家通常将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源头的最重要途径。从税收的职能讲,国家征税和再分配税收,可以实现重新分配社会产业,调治私人主体的贫富差距,更好地实现帮助社会总体平衡;征税,到社会再分配,对种种主体的现实收入及运行产生庞大影响,影响收入和储备布局、资产和产业布局,影响种种资源的配置。正是税收具有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等职能,能够办理社会分配不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助于经济运行,因此,税收有助于保障经济和社会的稳固。我国提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之一便是保持这种稳固,使人民安身立命,使社会和谐。这种职能应当是伦理的最高表现。所以从伦理角度研究税收问题是有巨大实用价值的。目前中国的市场和经济都处在转型过程中,传统的道德文化受到空前的冲击,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因此,从伦理角度分析税收流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目前伦理道德已经融于治税思想、税收政策、税收征管等税收工作的各个层面。虽然如此,从伦理角度治理税收流失还是一项涉及到全方面,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庞大的、系统的工程,任重道远。因此,各级领导和税务部门应积极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趾步致千里,积小流成江海,就能逐步改善目前我国税收流失严重的状况,开创我国税收工作的新纪元。因此本篇论文从伦理角度来分析税收流失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税收流失进行了分析。首先通过界定伦理的定义,分析伦理的范畴和明确伦理与税收的联系来分析了影响税收流失的四个重要原因,分别是税收制度不够规范和完善、税收征管水平不高、没有形成诚信纳税的环境和氛围。然后又从伦理角度明确了国内外治税的措施与手段。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从伦理角度治理我国税收流失问题的对策。